最近一段时间,美军军舰和飞机在台海南海方向活动空前频繁,引起了各方的高度关注,甚至许多人在揣测警告说在这一方向,有可能要发生军事冲突。在大国较量中,往往雷声大的地方未必就是雨点大的地方,就现实情况看,美军南海台海方向的造势活动,更像是烟雾弹和障眼法,最多只能算是“以攻为守”,为什么这样说?

在南海和台海方向,美军的活动虽然能给我们造成一定的压力,但按目前美军的活动情况看,真的会对我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应该说光靠这些小打小闹的东西,是很难对我们产生实质性影响的,也不可能遏制住中国的发展,要想遏制中国的发展,打断中国的崛起之路,如果用军事手段只有两种可能性。一是高强度、“摊牌式”的战争,二是低强度,长时间的军事对抗、摩擦和冲突。但这两种形式在南海台海方向,美军都不会占到便宜,毕竟中国方面的地缘优势,是实实在在的摆在那里,在这样的范畴内,如果中美发生军事冲突,不管是大打还是低强度的长时间的小打,美国都是占不到便宜的。别看美军在台海南海方向闹的凶,更多的可能是烟雾弹和障眼法。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以攻为守”,保住他在这两个方向的现有阵地不再丢失,不再失守。近几年中国的发展使得中国在南海台海方向的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南海台海方向出现了敌退我进的情况,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军在台海南海方向不断搞事、闹腾,看似进攻,实际上却更可能是“以攻为守”。所谓“守”就是通过这样的行动,避免在这两个方向上现有阵地的继续丢失,比如南海的太平岛、东沙岛、黄岩岛,台海的金门、妈祖、大担、二担,甚至澎湖以及台湾当局海空活动的现有空间。说白了,美军就是要在这两个方向守住现有阵地,不让眼前情况继续恶化,同时在新的方向发起进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真正的主攻方向会在哪呢?主要是两个方向,一是日本和韩国方向,另一个就是马六甲印度洋方向。

大家可能会说这两个方向现在没有发生摩擦、冲突或战争的可能性,甚至连迹象都没有,怎么可能是美国的主攻方向?大国间对抗或者说直接的军事摩擦、冲突和战争并不是唯一形式,如果要上升到这样的形式,首先双方都要完成布势,而在这些方向打不打,要不要打,关键也要看前期布势情况。日韩是美国传统盟国,但近年来随着中日韩间的关系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美日韩的军事同盟也在悄然发生松动,而美国与中国间的较量,要求美国必须把他在东北亚的这两块阵地牢牢巩固住。

抓住日韩,一旦我们在台海方向有大动作,美军就可以以日韩为基地,阻挠和干涉我方行动。反之,如果日韩这两块地方保不住,台湾最终也是保不住的。现在日韩同时在发生着两件大事,一个是中日韩自贸区的谈判。另一个是美国试图把中程导弹或者是类似的远程打击兵器部署到日本和韩国,这是两个标志性的东西。如果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成功,并能够顺利运行,在这个方向,则中国胜。反之,如果美国的中导或者其他的远程攻击性武器进入到日韩,则美国胜。对日韩来说,中日韩自贸区是可以给他们带来实际好处的,而美国的中导只会使他们主权进一步丧失,国家的权利和利益进一步遭到破坏,所以日韩是不希望美国中导部署进去的,关键是要看他们能不能顶住美国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一阵关于驻日、驻韩美军军费分担的问题,曾经闹过一轮了,现下韩国总统文在寅在努力推进自主国防,要争取实现他竞选时承诺的,收回战时指挥权的问题。而日本是最早散布出消息,说美国试图把中导部署到东北亚的国家,现在又传来了一系列耐人寻味的消息,比如说安倍首相身体有病,这些事件都说明美国在向日韩施加压力,日韩也在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努力和抗争。这个时候中日韩要在一定程度上有默契,有合作,只有顶住了美国的压力,顶住了美国中导的进入,日韩才能避免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而中日韩自贸区才能够真正的形成和运转。

实际上这也是美国当下推行的印太战略中东北端的一角,在西南端也就是印度洋、马六甲海峡方向,美国在做着另外的一个布势,就是美、澳、印、日可能还有越南的军事合作,这里的关键是印度、印度希望中美的较量当中充当“平衡手”,获取最大的利益。但美国却是希望把印度绑牢在他的战车上,让印度去打头阵,当“急先锋”。这个地方就要看印度最终的战略判断是怎么样的,但对印度美国并没有更多的牌压他就范,而只能是多拿出点“胡萝卜”进行利用,关键是如今的美国又能拿出什么样的胡萝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看当今中美间的较量,别光盯着雷声大的台海南海方向,实际上美国如果能抓牢日韩、台湾相对来说比较难办。如果美国能把印度骗上自己的战车,马六甲印度洋方向,马上就会成为中国的软肋,甚至引起南海力量对比的进一步变化。

所以看中美较量,不要光盯着哪热闹,哪雷声大,要关注那些被烟雾弹和障眼法隐藏之的主攻方向和胜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