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重庆8月20日电(陈琦、刘敏)开设在社区(村)内的“儿童之家”,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有力补充。记者从江北区获悉,截至目前,江北区已建成示范型“儿童之家”17个,实现社区(村)全覆盖,到今年底,辖区“儿童之家”将增至31个。

据介绍,“儿童之家”是设立于社区(村)的儿童服务场所,设立宗旨是保护儿童权利、促进儿童发展为宗旨,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有力补充。根据重庆市政府发布的《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要再90%以上的城乡社区建设1所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服务的“儿童之家”,其中主城区要求100%覆盖。根据《江北区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到2020年,江北区要建成30个示范型“儿童之家”。

为进一步推动江北区“儿童之家”规范化建设,为广大儿童提供精准服务,近日,江北区妇儿工委办开展2020年“儿童之家”园长专题培训,32名儿童之家园长参加培训。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苏贵民教授以《儿童之家创建运行及产生的社会效应》为题,从“儿童之家”创建发展历程、“儿童之家”成功创建和运行关键以及创建“儿童之家”的案例等方面讲解了“儿童之家”在创建和运行中应该注意的问题。重庆快乐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主任杨红梅以《儿童之家活动设计及开展》为主题,就如何开展“儿童之家”活动设计等方面进行培训。

“近年来,江北区通过社区主导,志愿者、社会组织参与形式,逐步探索出了社区 志愿者、社会组织的‘1 N’儿童之家建设模式。”江北区妇联副主席徐茜表示,下一步,江北区在建设和打造“儿童之家”方面,将充分摸清社区(村)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年龄结构等情况,针对性地策划设计儿童活动,争取让更多的儿童参与到“儿童之家”活动中来,打通服务儿童“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