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马超是一个机制有比较优(chao)秀(biao)的英雄。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机制怪,什么是数值怪。

再此之前,我要说明一个关于英雄强度的判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小兵为例,假设小兵的血量为1000,攻击力为100,那么若要把小兵的强度砍半,应该把它的属性改为多少呢?

若把小兵的血量改为500,攻击力改为50,这样实际上是把小兵的强度改成了四分之一。

也许你会说这样现在的两个小兵刚好可以与之前的一个小兵换掉,那就错了。

血量实际上是指的输出时间,如果这两个小兵同时输出的话,一个小兵可以在另一个小兵死之前获得额外的输出时间,所以这样比较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理解不了的话,那么换个问题,小兵的攻击力是100,攻速是1/s,那么若要把小兵的攻击能力砍半,则很明显方法是只将其中一项数值砍半。

我们都知道,英雄出装会使得英雄的属性获得增益,好的操作会使得英雄所发挥的效果获得增益,但需要注意的是有的增益是单项的,有的增益是复合的。后面这句话怎么理解呢,比如一个技能的伤害有150%的AD加成,那这个增益就是单项的,如果一个技能的伤害有4%的自身最大生命值加成,那这个增益就是复合的。

一般英雄与装备都具有复合增益的效果,比如:

项羽--血量受物抗加成,也就是说,护甲越厚,血量越多。

李信--光信技能与强化普攻命中敌人,减少一秒冷却时间,也就是说,攻击到敌人的次数越多,技能冷却的越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起--血量越高,控制时间越长,也就是说,你越打不动我,我控制你的时间就越长。

泣血之刃--增加25%的物理吸血,即物理攻击越高,回血越高。

破魔刀--攻击力转化为魔抗,即物理攻击越高,魔抗越高。

事实上除了上面这几个例子,基本上每个英雄,每件装备都有不同的复合增益。

想象一下,如果一个英雄的攻击力受血量加成,防御力受血量加成,恢复能力受血量加成,那也就是说只要提高血量,几乎所有的属性都会收到增益,若这个加成比例提高一点,所有的属性都会提高一点,但英雄的整体强度就会上升一整个层次;若减少一点,所有的属性都会减少一点但英雄的整体强度就会下降一整个层次,也就是说,数值只要稍微一改动,就会天差地别,要么T0,要么下水道,这就是我们说的机制怪。

一个英雄具有较多复合增益机制的一个特点就是,这个英雄每一项属性加成都不会很高,数值看起来比较平庸,但总体就会具有一个不低的强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数值怪则是英雄的单方向增益较高,或者基础属性较高,比如一个英雄的技能有高的伤害加成,像李信(我的本命英雄),百里守约等,或者比如获得击杀后会获得更高的收割能力比如阿轲、诸葛亮。(这里要说明的是,并不说是以上提到的英雄是数值怪,而是说若将他们的属性提高,限制减少,就会成为数值怪)

这样再来看马超,马超的复合增益就显得非常多了。

马超强化普攻命中敌人,会减少冷却缩减,会回复生命值----也就是说,单从一方面来说,操作水平提升,即强化普攻获得且命中的几率提高,就可以释放更多的强化普攻,因此伤害和回复成倍提升,就相当于刚才说的小兵的例子,同时给小兵提高了生命值,攻击力和攻速。(这还不包括强化普攻位移躲避技能的效果)

马超的移速越快,伤害越高,即提高移速的同时提高伤害----也就意味着,逃跑,追击,拉扯,带节奏,支援,发育等的能力越强,伤害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样马超4%最大生命值的回复,作为一个战刺,其实就挺离谱的。这也导致了肉马的出现。这要是与李信二技能命中回复10%物理加成点生命互换,估计肉信都能出来。这4%的最大生命值,肉马在后期大概能恢复450点血量,这相当于50%的物理加成了。也许你可能觉得,4%最大生命值的回复与固定值或者物理加成只要数值接近都没有什么,但是与生命值挂钩的回复,也就意味着,多出一件防御装,不仅自身血量增加,自身防御增加,同时回复的血量也增加,回复的血量也享受更多防御,这就不止是一点点了。

马超的大招可以同时提高30%的伤害和回复,如果说前面的每一项增益都是相乘的关系,这再增加的伤害与回复有多大的增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装备就是爆裂之甲与宗师之力的属性,它们对于马超的各项能力与属性都可以提高一点点,对于总体而言就是巨大的提高。

总的来说,马超的各项能力,包括输出,生存,续航,支援,拉扯等的提高都是互相挂钩的,这些能力的提高几乎是同时的,也就是说,不符合一个英雄要么输出高但生存能力差,要么输出高生存能力强但续航支援等能力差的一个平衡规则,这也就是我觉得马超是机制怪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