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一个自由、进取、开放的朝代,在这样的一个朝代,佛教之所以得到了大家的推崇,并且有着很好的发展,除了它自身所具有的魅力之外,与当时的统治者也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知道,武则天在位时,就十分重视佛教的发展,在全国各地大规模的修建各种寺庙,并且在民间推崇对佛教的信仰,其对佛教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一时期的佛教发展的十分繁荣,同时也带动了寺庙经济的发展,寺庙经济在这个阶段也一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朝的绝大部分君王都很推崇佛教,唐宪宗曾甚至要亲自去迎接佛骨,从中便可体会到唐朝尊崇佛教的这种浓厚氛围。在唐朝,佛教可以称得上是国教了,在当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但是,再这样浓厚的尊佛氛围之下,唐武宗却要“灭佛”,其下令拆毁佛寺,并且强制佛家弟子还俗。依着佛教在当时的社会地位以及思想基础,面对着如此大的阻力,唐武宗从哪来的这么大的勇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也不难理解,统治者推崇佛教,有一大部分的原因是佛教有助于自己统治国家,但若民众对佛教的信仰已经威胁到了君王的统治,那么这个工具就不必再存在了,唐中后期,佛教早已越过了宗教的底线,危及到了社会的稳定,所以统治者要采取措施是迟早的事情。做出类似事情的在历史上唐武宗绝非首例,前有秦始皇为了巩固统治焚书坑儒,后有明清之后八股取士,无一不是为了维护君王的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统治者十分推崇佛教期间,寺庙经济繁荣发展,不仅如此,上层阶级还不时的给寺庙捐赠田产、房产、车辆马匹等,甚至给了寺庙很多特权。权力大了,加之监督力度不够,自然滥用权力的可能性也就越大。出家人虽已进入佛门,但毕竟是肉体凡胎,面对有钱有权的诱惑,早已将佛门清规抛之脑后,他们借助统治者给予的便利,大肆敛财,甚至把用来做慈善的地方也用来敛财,而且,寺庙经济不纳入国税体系,所以对国本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还是一种破坏,这样的寺庙体系,就像是大国中的一个小国,统治者又怎能容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佛教与道教的争端,也是唐武宗灭佛的一个原因。唐朝是李家的天下,唐朝的帝王姓李,而老子也同样姓李,统治者将老子奉为先祖,借此来巩固皇权,加强统治。而佛教的盛行不仅压制到了道教,还经常抢夺占据道观,本身就崇信道教的唐武宗又怎能眼睁睁的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呢?

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其实并没有真正达到灭佛的程度,只是让佛教遭受到了巨大的打击,佛教在政策上还是被保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