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教中有各式各样的符箓,常见的有护身符、天师符等。至于这些符箓的作用,小可以稳固男女之间的感情,大可以请天神下降保家卫国。由于独特与神奇,符箓被称为“道士四宝”之一。符箓又很神秘,多数人都只是通过影视剧了解到符箓的一些皮毛。直接的感官认识是在黄色的符纸上画上神秘的红色符文。这当然是是表象的认识。那么,道教符箓是什么?
符箓其实是由“符”和“箓”两部分组成。“符”指符文,按照道教的说法,符文因“五色流精而成文”,可以“混化万真,总御神灵”。符箓之所以威力强大,正是因为符文能够交通神人。“箓”则只是单纯记录天上神仙天官及其佐吏的名字。有了神灵的加持,符箓的威力自然强大无比。

符箓之所以威力强大,除了施法的道士用本身具有的先天真气,通过“气通天真”交感神灵之外,核心的秘诀就在符文之中。道教符箓的符文显得非常神秘,但并非无迹可循。符文的样式,显然是传承自上古及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纹饰。

商代青铜器上的纹饰最常见的是饕餮纹。“饕餮”是尧舜时的四凶之一,据《山海经》的描述,饕餮长着羊的身体和人的面貌,眼睛长在腋下,又长着老虎的牙齿和人的手。饕餮是一种非常凶残又好吃的怪兽。现在的一些吃货也号称自己为“老饕”。但饕餮纹在青铜器上到底代表什么意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认识。有的说是面具,有的说是鬼物,还有专家认为代表的北极星崇拜,似乎都很有道理。饕餮纹由于其复杂性,在符箓上无法简化绘制,只好具象成一个“鬼”字。

其它的很多青铜纹饰在符箓中都有传承。青铜纹饰中有云纹、雷纹、龙纹、凤鸟纹等,而符箓中也有云篆、雷文、龙章、凤文等。云篆是道教符文的主要书写形式。有道士称符箓本来是通过借助云物星辰等的力量,来实现沟通神灵或驱疫劾鬼等功用的。
《易经》上说,云从龙,风从虎。云有升腾的特性,古人甚至认为龙是由云引申而来。《淮南子》上即说,黄龙为黄云,青龙为青云,赤龙为赤去,白龙为白云,黑龙为黑云。云气可以升腾,因此飞龙在天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古时仙人修道有成而升天,要么乘云气,要么御飞龙。符箓中用云篆来书写符文,当然是借助云气的升腾特性,实现人神沟通,请得神仙的允诺,下降出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雷文、龙章、鸟文的作用也大抵如此。都是取这些符号的升腾之意,实现施法者与神灵交感。这其中鸟文较为特殊。鸟文也被古人看作是沟通天、人的媒介。不过与云篆和龙文不同,鸟文更多是导引魂魄升天的。在古代的南方,一直有用鸟羽送葬的习俗。这些鸟被称为“引魂鸟”,一般为凤凰、鸾鸟、鹄鸟之类的大鸟。西汉马王堆汉墓中,帛画就绘制有鹄鸟引魂的场景。

具体来说,符箓有六大作用。在《云笈七签》中记载,符箓具有“以祛邪伪、辅助正真、召会群灵、制御生民、保持劫运、安镇五方”等六大作用。从这六方面的功用来看,道教符箓的功能无所不包。实际上,道士也是在各种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和符箓。总有一种特别的符箓针对一个特定的场景,或者有功能覆盖面广的通用型符箓。至于传说“六丁六甲符”之类的符箓,可以请动天神下凡助阵,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则毫无疑问是出自妄人的臆造。

符箓是怎么来的呢?民国时的国学大师刘师培在《周末学术史序》中,一针见血地指出:“秦汉以降,术数家言与儒道二家相杂,入儒家者为谶纬,入道家者为符箓。”这个看法很有道理。不过,符箓应该还吸收了原始巫教的很多东西。这是因为张天师在四川创立五斗米道,吸收了西南巫教的很多宗教仪式。因此,符箓的使用也有一整套傩舞祭祀流程。
既然具有众多大、小功能,又兼具神秘性,具符箓使用也相对简便,因此道教创立以来,符箓便成为道士不可或缺的法宝。正一道的信众正式入道,必须要通过“授箓”仪式,这才算真正成为了一名道士。符箓的作用可谓大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