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部公布了2020-2021学年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共有35项赛事进入白名单,名单外的违规竞赛将被严肃查处!

此次名单的公布是由主办单位自主申报,经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公示和复核等程序后最终确定。名单分为“自然科学素养类”“人文综合素养类”“艺术体育类”三类,共有“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等35项竞赛进入名单。所有进入名单的竞赛必须坚持公益性,不得以盈利为目的,坚决做到“零收费”。

教育部要求,各地进一步规范竞赛管理工作,对名单内的竞赛加强监管,对名单外的违规竞赛严肃查处,切实发挥办赛对促进发展素质教育的导向作用,维护良好育人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为切实给中小学生减负,教育部自2018年开始大力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及各类学科竞赛。去年初,教育部首次公布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竞赛“白名单”,并规定该“白名单”每年动态调整一次,“白名单”以外面向中小学生的所谓全国性竞赛活动均不合规,教育部将通过调研、巡查、接受举报等方式强化对竞赛活动的监督检查,对违规举办的将严肃处理。

此外,2020年6月23日,深圳市教育局印发《深圳市教育局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市性竞赛活动的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办法》指出,从严控制、严格管理全市性竞赛活动,原则上不举办面向义务教育阶段的全市性竞赛活动。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办法》中的一款:全市性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在竞赛产生的文件、证书、奖章显著位置标注深圳市教育局批准文号以及“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等字样。

来源 | 晶报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