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习惯上将遁入空门的人称为出家人,但是对于出家的本质是什么却没有几个人能懂。出家这一说法并非出自佛教,事实上它是古印度的一种传统产物。

在古印度佛教之前的主流宗教即婆罗门,其教义中将人的一生分为四大阶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阶段,读书阶段和现代一样在成家之前要跟随老师读书,不过他们所读的是婆罗门经典《奥义书》、《吠陀》等,这一阶段称之梵行期。

第二阶段,学成以后便要成家立业了,和中国传统一样他们也重视传宗接代即要娶妻生子,在这一阶段因为有家庭的束缚其要在家常住故称为家住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阶段,孩子可以独立时,他们就会离家归隐山林,就像我国道教一般,找一处景色优美僻静无人之处静心修行,因此阶段其不会受家庭束缚以咪林栖期,这个阶段后来被佛教所引用,将它视为出家的初步形态。

第四阶段,修行到了一定境界便要出山云游,四处乞食为的是体悟世间百态,观自然万物以此来洞察宇宙人生的真谛,此阶段为人的终极阶段,唤为遁世期,佛教的布施也是出自此阶段的乞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观此四大阶段,不难看出婆罗门认为人的上半生应关注的世俗生活,完成自己的家庭与社会责任,而后半生便要摆脱俗世追求精神以及信仰,其关注点不在于生存的意义,只为探求宇宙人生的真谛。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探讨出家,便可发现其本质是舍得亦可说是放弃。在佛教观点中,家是一种占有的表现,在家中有感情的牵绊,又掺杂着财富等物质,世人都想拥有。在家中会产生众多琐事,更需要每个成员全心全意为之付出,自己的空闲时间所剩无几加之静心不下,便也谈不上精神境界的提高,更无心去追求信仰以及宇宙人生的真谛,由此可得家庭是坚实的壁垒束缚着人,出家是对家庭的放弃,可以让人再无牵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信看到此处有人会想为什么此种现象只会出现在古印度呢?其实,这与古印度所在地理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其地处热带,可以说极其富饶,人人都不用付出多少努力,便可此生无忧。俗话说吃饱了撑的,古印度人便将目光投向了宇宙及人生的真谛,途径便是冥想打坐出世修行,他们因生活无忧,更加关注人生的真谛以及来世与轮回,并且实践与理论结合,使得古印度宗教哲学奥义深邃晦涩难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想而知,在这种大的宗教环境氛围中诞生的佛教具有多么深厚的根底,可谓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佛教很大一部分理论都是继承古印度传统宗教,只是将其进行了从新定义,并对其内容进行了扩充。也正是在这种文化熏陶下,王子悉达多即佛陀释迦牟尼选择了离家修行,但佛陀讲的出家并非脱离世俗之家,剃发僧衣,而是脱离生死轮回,抛弃执着之家,这便是佛教出家之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