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推进,今年的郑州098美术集训已经进入紧张的备赛阶段,老师与学生都开足马力,一周一小考,一月一大考,奖励与惩罚机制并存。应学员要求,098画室付老师整理普及各大美院及艺术院校历届录取规则及分数线,以供考生才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

1学院简介

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

在中国美术学院九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历经风雨。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从杭州到江西、湖南、云南、重庆的漫漫西迁之路,从孤山钟声的悠远、南山湖畔的绵长、到象山之麓的宏阔,其间岁月流转,人事更迭,而精神不灭,薪火传承。

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象山叠翠、白鹭点点

学院于2015年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院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美术学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等4个学科被列为浙江省一流学科。目前学院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南山校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象山校区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校园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三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同时良渚新校区也正在筹建中。独具匠心的校园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约千人。

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秉承“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的校训,倡导“多元互动 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品学通 艺理通 古今通 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担负起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的责任,遵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2师资概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美术学院自1928年创办至今,办学成就卓著、蜚声宇内,聚集和造就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林风眠、潘天寿、黄宾虹、刘开渠、颜文樑、吴大羽、倪贻德、李苦禅、李可染、艾青、陈之佛、庞薰琹、雷圭元、萧传玖、关良、黄君璧、常书鸿、董希文、王式廓、王朝闻、李霖灿、吴冠中、赵无极、朱德群、力群、彦涵、罗工柳、莫朴、邓白等,都曾在这里撒播艺术的种子,留下耕耘的足迹。

我校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和学术、研创水平始终居全国美术院校前列。近年来,学校紧抓国家“双一流”建设和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等契机,依托“国美模式”和“标志性成果规划”,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开发力度。大力推进人才多元化储备,加快培育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整体素质优良、可持续发展水平较高的艺术人才“国家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德艺双馨”中青年文艺工作者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人,全国优秀教师及全国模范教师3人。

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浙江省特级专家2人,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师4人,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等一大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人才。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已逐步形成整体素质较高、学术创作丰富、艺术思想活跃、富有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教师集群。

3中国美术学院2020年招生录取分数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 1:艺术学理论类、建筑学总分满分按750分计。

2:我校不限生源省份。若福建省、广东省等省份,因实行[一档多投]而流失的拟录取计划,按相同专业排名情况从高分到低分进行替补。

3.综合分计算公式:专业成绩总分÷专业满分×60 +文化课成绩总分÷文化课满分×40 (素描、色彩各100,速写60分,总分260分。)

4校园风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