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3月17日,戴笠乘飞机前往南京开会。结果空中突遇大雨,不得不转飞上海。最终,连人带机坠落在南京西郊的岱山,机损人亡。但当蒋介石得知戴笠坠亡的消息,情绪却异常地平静。而远在上海滩的杜月笙,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景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戴笠上飞机的前一天,杜月笙的哮喘病又犯了。每逢阴雨天,他的病情总会加重。他给戴笠打了个电话:“告诉他天气不好,今天不要上飞机。”但戴笠以着急去开会为由,拒绝了杜月笙的好意。

没多久,杜月笙的秘书胡叙五,匆忙从外面赶来,欲言又止地说出了戴笠身亡一事。在其子杜维善所著的《口述历史》中写道:“他从没见父亲哭得那么厉害。”

杜月笙女儿杜美茹事后也回忆,对父亲最大打击就是戴笠身亡,几乎崩溃要跳楼。原话是这么说的:

失态

当时我家住在7楼,他拉开窗子就要往外跳,看上去特别伤心,不断说完了、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戴笠之死,为何会让杜月笙如此崩溃呢?这事,要从两人相识说起。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两人就成了拜把兄弟。上海沦陷后,杜月笙坚决抗日,毅然放弃在沪的全部家财,赶赴香港筹备救援会。

战争全面爆发后,杜月笙还和戴笠携手合作,创建了“苏浙别动队”。这支军队,就是后来忠义护国军的前身。面对日本人的百般拉拢,杜月笙也没有松口。在他的帮助下,无数上海士绅逃脱了日本人的毒手。他还自掏腰包,鼓励青年人士,加入抗日救援的组织中。

上海时任市长俞鸿钩后来回忆:

(杜)先生领导沪市各界民众,输财输物,慰劳前方将士,鼓舞军心。同时先生复纠合爱国志士组织别动队,扰乱敌军后方,使我军士气振奋,迭获胜利,而能固守淞沪三月之久者,先生之功绩不可灭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数资料可见,杜月笙虽然出身青帮,但在民族大义面前,还是绝不含糊的。香港沦陷后,杜月笙的哮喘日益严重,仍然每日戴笠一同研究抗日方略。

好不容易等到抗战胜利,杜月笙原以为自己功高卓著,捞个市长当一当,应该不算过分。但当他真的重归故里,却是一片惨淡景象。回到上海滩后,杜月笙不仅没有任何嘉奖,还被打成了黑势力的代表。

市长的美梦破灭后,他又想通过自己的声望,参与上海市的参议长一职,最后也被阻止。这让杜月笙深感:“蒋介石把他当成了夜壶,用的时候拿出来,不用的时候就塞到床底下!”而作为“有功之臣”的戴笠,日子也一样难过。

抗战结束后,蒋介石猛然发现,戴笠手下的特工已经穿插到全国。这股势力之大,简直令人咋舌。从这时候起,蒋介石对戴笠的态度,就发生了转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蒋挑选人才的方式,不仅要看对方是否得力,更重要的是忠诚。这两点,戴笠都满足。但当戴笠的势力,真正威胁到蒋介石之时,两人的关系就无法修复了。戴笠也深知这一点,所以他才不顾杜月笙的劝阻,也要赶去南京开会。

当戴笠飞机失联以后,毛人凤火急火燎地来到蒋介石的官邸。他将戴笠飞机失踪的消息,告诉了蒋介石,但他却出人意料地平静,仿佛一切都在预料之中。

关于戴笠的死,外界有很多传言,究竟是不是蒋介石下的手,这点我们无从得知。但从他的态度来看,即便戴笠没死在飞机上,恐怕日后也是难逃一劫。

而杜月笙与戴笠,两人本就情同手足,命运又如此一样。杜月笙遭到蒋介石的嫌弃,戴笠遭到蒋介石的猜疑。此时正是两人携手共进,共渡难关之际,戴笠却突然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方面,杜月笙为老友之死伤心流泪;另一方面,他也在戴笠之死一事上,隐约看到了自己的结局,这怎能不让他崩溃?彼时的杜月笙,只觉自保无望,才会情绪激动,想跳楼追随戴笠而去。

但好在,蒋介石并未对杜月笙有进一步举动。但戴笠之死,仍是杜月笙心中的一根刺。回想起自己曾为他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却落得如此收场,更让杜月笙心灰意冷。

所以上海滩解放前,面对两方拉拢,杜月笙才死活也不愿去台湾。又因四一二政变中做的错事,他也不敢留在上海滩,最终只能携带家眷,匆匆逃去了香港。1951年8月16日,杜月笙病逝在香港,终年63岁。

回首杜月笙这一生,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他出入于黑白两道,游走于商界、政界,留下无数传奇佳话。难怪直到现在,还有人常说:“做人要做杜月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