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老李通过《夏季潮湿闷热,“陈皮”存放要如何控制“湿度”?》和《高温天气来袭,“温度”对新会陈皮的存放有影响吗?》两篇文章,阐述了不同外部条件对陈皮陈化的影响。

总的来说,陈皮陈化的关键控制指标是相对湿度(≤65%);最适陈化温度在20℃至30℃之间,而老李建议的温度是控制在26℃左右;高温控制点需要在40℃以下,结合对有害附着物(霉菌、蛀虫等)清理,建议采用40℃高温和低湿度间歇性处理。

对于新会陈皮的存放,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都要遵循三离原则——离墙、离地、离顶以进行存放,存放的环境要独立、干净、卫生、干爽等,最好配备温度计和湿度计等必要的硬件。

可能听完老李说这些,不少陈皮爱好者朋友就会问了,这些关键指标我都知道了,但我还是不懂怎么存啊,而且一个普通的家里不同于专业的陈皮仓库,这些“指标”要怎么进行家庭的运用呢?

其实,除了这两个外在指标(温度、湿度)以外,还有第三个关键的指标,就是陈皮本身的“含水量”,即陈皮自身的水分含量。陈皮自身的水含量,相当于人体内的水分含量,是陈皮发生陈化反应自身性的基础条件之一。一般来说,新皮的含水量高,老皮的含水量低,果皮的新鲜度跟含水量成正比;另外,采摘时间越后的柑皮,含水量和糖分也会越高,其陈化的难度也就越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含量适中的新会陈皮

通过手感去判断陈皮“含水量”的高低

根据新会陈皮地理标志产品的规定(DB44/T 604-2009),新会陈皮的含水量应该控制在13%范围内。按照规定,新会陈皮的含水量应该小于或等于13%,目前专业的仓库存皮时可以利用非常专业的精密器材测定,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能随便测定出陈皮的“含水量”这个指标的。

那么含水量13%,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感受到吗?

还真可以感受到。例如13%含水量以下的陈皮手感是“偏硬”的,但并不是十分干脆,处于稍用力会掰断的状态。这里需要提醒皮友,陈皮自身是不会“脆”的,这个跟一般消费者理解的“干”不同,很多心目中的“干”就是无水分,如“脱水蔬菜”一般,但其实陈皮是不可能呈现绝对“干”的状态,首先是太“干”的陈皮,会失去其氧化的基础条件“水”,即变成了标本;其次就是除非使用干燥剂,不然自然状态下的陈皮是不可能持久性地保持“脱水”状态,原因是自身的内囊含有纤维,自然状态下的纤维会吸收空气中水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含水量过高的陈皮呈现出柔软性

根据老李的经验,大部分的老陈皮(例如十年以上),其外皮的糖分和含水量会呈现自然降低的趋势,而含水量常年都处于“≤13%”的标准状态,这样状态就是常说的“老皮不易发霉虫蛀”的原因。我们这里讨论的是中低年份,特别是三五年或以下的陈皮,尤其需要花心思去收藏打理。

陈皮含水量过低,自身的陈化就会停止

上文说到的,含水量过低的陈皮会出现类似“脱水”的状态,而外观表现就是陈皮的光感度不足,哑光,死气沉沉的感觉。翻晒的时候或者触摸都会轻易发生断裂,甚至一拿就碎裂的情况,这个易碎的状态,多出现在北方的秋冬季节,因其非常干燥;另外一种情况就是被高温的太阳晒过之后严重脱水,或者工艺造假烘干后,也会出现“脱水”状态。

如果是自然的含水量过低,我们就无需特别处理,更不用特意去用雾化器喷水等操作,长期的含水量偏低只是会导致陈化速度放慢而已,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但如果是采用烘干机人为地高温烘干到脱水的状态,那么会对陈皮的油胞进行破坏,这样的工艺陈皮就无法修复。

老李认识不少北方朋友,其存放陈皮的陈化速度会比南方地区明显缓慢,甚至摆放三年都没有南方地区一年的程度深,而颜色上可能还是“鲜艳”的,没有像南方陈皮的“棕色”。如果是当年新果皮,在存放一两年后香气还是保存着鲜果时的果香味,甚至存放三年都没有变成“陈香”。

这个情况在刨除其他人为干预的极端情况下,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北方气候的干燥,导致陈皮自身含水量降低,进而抑制了陈皮的陈化速度。甚至有些北方地区在冬季长达数月供暖,其室内的湿度的持续降低也会导致陈皮出现脱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受潮后再烘干的新会陈皮,颜色已经发黑了

含水量过高导致陈皮发软,容易发霉蛀虫

跟含水量过低相比,如果陈皮含水量过高,甚至出现发软甚至出水的情况,那么陈皮自身就会发“软”,这时候就更容易分辨了含水量的超标了,可以直接上手“蹂躏”!如果陈皮是发软且不容易折断,甚至摸上去已经感觉手上湿哒哒的感觉,那么陈皮含水量就“非常高”了。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会出现在春夏等湿度较高的季节或持续强降雨的天气里。在这种时候,如果陈皮仓储的“防潮措施”不好,很容易就会出现整批陈皮的发霉虫蛀,需要马上搬到阳光下翻晒或者打开空调抽湿等。

“含水量”高是陈皮储存的“天敌”,因为发霉虫蛀等都需要陈皮自身的含水量来提供基础的。在南方就需要注意回南天、梅雨季,以及夏天的暴雨季等等,都会很容易导致陈皮自身的含水量过高。

按照老李的方法,也不仅仅用于鉴别新会陈皮,连各位皮友家中的中药材、茶叶存储等,都需要关注其含水量,一旦发现受潮了,家中有条件的都可以用空调或抽湿机进行抽湿。

当然,不要以为北方存陈皮就不会出现含水量过高的情况,因此只要下一场大雨,空气的相对湿度就会猛升至90%-99%,连续下两三天的雨,你的陈皮可能就会出现含水量高的情况了;另一种情况就是陈皮放在供暖的房间,等春天暖气停供时,陈皮的返潮会更严重。老李曾多次叮嘱北方朋友,千万别把皮放在长期暖气的房间陈化!因为供暖会导致陈皮的脱水,而在暖气停止后陈皮会快速冷却并恢复吸潮特性,其受潮的速度比平时快,加上春天湿度的上升,就更容易受潮发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供暖停止后受潮发霉的新会陈皮

适时检查陈皮的“存放状态”是很有必要的

在日常要养成检查陈皮的习惯。如发现陈皮还是比较硬的,那就不用担心了,因此你的防潮措施做得很好,继续保持就可以了。含水量是跟空气的相对湿度密切相关的,一般来说空气潮湿,陈皮的含水量就会相对升高。

最后总来说,如果陈皮储存环境处理得好,管它是春夏秋冬还是梅雨台风,其含水量只要不过高,手感硬度适中,那么就可以放心存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