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 在2020年“99公益日启动仪式”上,腾讯主要创始人、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表示腾讯公益将从透明度、数字化、生态效率三个角度,为互联网公益提供更多技术能力的支持。其中,区块链技术成为亮点。

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在腾讯平台上已经成熟,比如区块链发票在税务领域的应用。区块链可以让公益更透明、更加技术化。大家完全不用担心‘数据有篡改’这种问题。”腾讯基金会秘书长葛燄表达了对区块链在公益应用上的信心。

腾讯“公益寻人链”好评不断,区块链技术一次有温度的新尝试

腾讯“公益寻人链”好评不断,区块链技术一次有温度的新尝试

区块链技术,腾讯早已开始实践,并很早就与公益行业进行了融合。

在2015年的一天晚上,家住深圳布吉的16岁自闭症男孩伟伟走失,在紧要关头,腾讯寻人团队通过各渠道了解到深圳自闭症儿童伟伟走失的消息,立刻发布了广点通寻人PC端、移动端寻人的广告。

那个周末, QQ空间、QQ客户端等显眼位置都有寻找伟伟的广告,同时嵌入腾讯404的5000+网站也会看到伟伟的寻亲信息。短短的72小时,伟伟就被找到。

这是腾讯“公益寻人链”上无数个真实案例之一,也是区块链技术落地的一次有温度的尝试。

腾讯可信区块链结合国际上成熟的寻人协议(PFTF)和我国的实际情况,利用自身成熟的区块链平台层模型——“共享账本”,构建“公益寻人链”。以往需要再各家公益平台上逐个发布消息的父母,现在只需使用这个链条上任何一个平台报案,整个“公益寻人链”上其他平台都将完整的获取报案记录的详细信息和状态。而且,不管在其中任何一家平台上有更新的线索,其他平台也会被实时同步。

目前,腾讯志愿者旗下的“404寻亲广告”、“广点通寻人”、“电脑管家寻人”、“手机管家-小管寻人”、“优图寻人”、“微信小程序寻人”等6个公益寻人平台都将应用腾讯区块链技术。截止至2017年3月底,腾讯寻人团队先后共发布走失人口案例1444个,最终成功找回437个,平均找回率为30%。

与此同时,腾讯也在用互联网技术帮助警方打拐寻人,从2018年初开始,腾讯优图通过守护者计划平台与四川警方紧密协作,依托腾讯海量数据,首创跨年龄人脸识别技术,截止至2019年5月,帮助警方找回多名失踪10年以上被拐儿童。

区块链拓宽公益的边界,从管好“每一笔善款”开始

区块链拓宽公益的边界,从管好“每一笔善款”开始

2016年9月1日我国首部慈善法实行,明确要求慈善组织必须公开晒账,募捐信息须在指定平台发布,情况开始有了好转。同时,也促进了网络慈善捐款行为,互联网企业积极参与,网络平台募捐、公益众筹等“互联网+公益”登场。

据了解,在过去五年间,仅99公益日的活动,善款总额从最初的2.28 亿元增长到24.9亿元,提高了10倍多;腾讯公益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累计筹集爱心善款 38.7 亿元,拉动 9763 万人次网友参与捐款。

但是,公众们不可避免会担心这样一些事,比如慈善项目的真伪,慈善款的去向,捐赠的物资是否真的物尽其用等等。要解决这种不透明问题,单纯的依靠规章制度与人力追踪显然无法达到很好的效果。若是通过技术手段,特别是区块链技术,这种不透明的问题将会迎刃而解。

众所周知,区块链是一种不可篡改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它所具有公开、透明的特性,完美解决了慈善行业的痛点。因此,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公益账本”就横空出世了。

而腾讯这次在99公益日里引入区块链技术,将所有项目上链其实并不意外。

因为早在2015年,腾讯区块链团队就开始关注区并进行自主研发块链技术了,截至2019年12月31日,腾讯公司区块链相关中国发明专利申请数量达到990件,在中国申请企业中排名第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目前在腾讯公益平台上,已经可以找到越来越多项目接入了区块链,获得了腾讯区块链电子认证。腾讯公益项目的披露在加大透明模板力度的同时,还将可溯源、可回查、不可随意更改,数据信息全程可追踪。

而这次的启动仪式同时也披露了,腾讯基金会将加大技术公益互助项目的投入,让技术成为公益的抓手,给更多的社会痛点提供最佳的“数字解决方案“,提升公益生态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