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白露,宜读诗。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白露”的诠释——“水土湿气凝而为露,秋属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气始寒也”。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自古逢秋悲寂寥。自宋玉“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开始,悲秋就成为古代文人士大夫难以割舍的情结。然而悲秋之余,抬眼望远,秋月泠泠,思念怀乡之情油然而生。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山东以及杜甫的老家河南都陷入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弟弟正在这一带,战事不断,音书难通。身在秦州(今甘肃天水)的杜甫望着天上的一轮秋月,内心五味杂陈,一种强烈的焦虑和深深的思念力透纸背。

思亲怀友是诗词中常见的题材,这类作品人皆能为,故而屡见不鲜,弄不好就会落入俗套,要想写出新意,除了真情实感,对于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运用也至关重要。这一点,杜甫是当之无愧的大家。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前一句乃是所见,后一句是所闻。目之所见、耳之所闻皆是一片凄凉萧瑟的景象。题目为“月夜忆舍弟”,这首句既无“月夜”,也无“忆舍弟”,是否多余?

不是的,这一句是交代背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短短10个字就交代出“安史之乱”中战事频繁、道路阻隔、行人断绝的荒凉的社会背景。边秋雁声不仅没有给这个画面带来一丝生机,反而使之更显凄凉。配以沉重的鼓声,一种悲凉肃杀的气氛让人不寒而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颔联“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千古名句,也是点题之句。“露从今夜白”既是写景,也点明了时令节气。白露之夜,天气转寒,再首联配以肃杀之景,则更生寒意。这寒既是身体感受到的寒气,也是内心的凄寒。

“月是故乡明”一句则名为写景,实为写情。众所周知,月儿高高照九州,天下之人所见皆为一个月亮,何以故乡的月亮更明?然则是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看似无理实则饱含深情。同时此一句不过是说“故乡的月更明亮”,然如果直接这样平铺直叙则索然无味难见真情,经过这么一倒装,不仅语气铿锵有力,情感也更加浓厚。可谓化平凡为神妙。

因此,此句千百年来传唱不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两联则为望月抒情,因战事频繁,骨肉分离,兄弟离散,在这凄冷的月夜中,诗人内心绵绵愁思夹杂着生离死别的焦虑不安。故而感叹到“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前一句说兄弟分离,后一句说国破家亡,这是安史之乱中人们的普遍遭遇。一家之悲见天下之痛。其情至深感人肺腑。

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看似平淡的语言,实则将诗人内心的这种焦虑和忧患推向了极致,诗人在另一首诗里说过“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然而如今亲人四散飘零,音书不能到,死生未卜,更主要的是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这种情况还将继续,也就是说诗人和安史之乱中流离失所的人要一直承受这份忧虑,无休无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全诗,起承转合,层层递进,首尾呼应,结构严谨,非真性情无以至此。安史之乱中,杜甫颠沛流离,备尝艰辛,既怀家愁,又忧国难,以细微的笔触写出家国之悲,沉郁顿挫,语浅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