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阳明,原名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

弘治十二年(1499年)进士,历任刑部主事、贵州龙场驿丞、庐陵知县、右佥都御史、南赣巡抚、两广总督等职,晚年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因平定宸濠之乱而被封为新建伯,隆庆年间追赠新建侯。谥文成,故后人又称王文成公。

嘉靖六年(1527年),阳明先生被派往广西总督军务、兼两广巡抚。后因肺病加疾,上疏乞归。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卯时(1529年1月9日8时)病逝于江西南安青龙章江码头舟中。遗体归葬于书法圣地绍兴兰亭仙虾山。

阳明园由墓道、平台、墓穴、墓碑、祭桌等组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墓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墓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墓园

阳明先生墓坐北朝南,背依山岗,顺依山势,逐级升高,视野开阔,风水特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墓前的阶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先生墓的正前方

今天——2020年9月5日,离阳明先生诞辰548周年还有一个多月。来自北京、山东、浙江、江苏、广西、贵州等地的阳明文化专家学者,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阳明文化委员会王梅林会长的带领下,到王阳明墓地祭拜阳明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祭拜阳明先生的后裔和各地专家学者

阳明先生的后裔和各地专家学者怀着无比尊崇的心情来到先生墓举行祭祀活动,9时50分,祭拜仪式正式开始。大家自觉站成两排,肃然起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主持人朗诵由中国东文化研究会阳明文化委员会研究员、贵州师范大学余怀彦教授所写的颂扬阳明先生的诗《看呀,他来了!》

他罕见具有“真三不朽“的称号,

立德、立功、立言,

抵达了高度的统一。

在中国,他是黑暗中人们所看到的烛光。

哪里有人心的震撼,

哪里有思想的解放,

哪里吹响了改革的号角,

哪里就会有他的巨大身影。

在日本,他被奉为圣人。

德国的雅斯贝尔斯称道他

是孔子精神的真正继承者,

他和欧洲文化复兴的巨人们

一起开辟了人类的新时代。

在世界,文明的血光已经绵延千年。

口是心非的事层出不穷,

使人们对良知之道

有了更多的期待,

更增添要把它实现的责任。

看呀,

在茫茫迷雾中

他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先生的二十二世孙王梅林会长敬献花蓝,余怀彦教授敬献花蓝,王宪利副秘书长代表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阳明文化委员会敬献花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梅林会长敬献花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阳明先生之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梅林会长以浩然之气,满含深情地恭读《祭先祖文》

接着,王梅林会长以浩然之气,满含深情地恭读《祭先祖文》,动容之处时有哽咽:

公元2020年9月5日岁次庚子年七月十八日

惠风和畅,祥云蒸腾。

天高地远,万木葱茏。

追忆先祖,怀念列宗。

宗祖伟绩,千古留名。

酬天谢地,神和平孝。

我祖可敬,后世为荣。

普惠大众,天下甚幸。

孝悌勤读,知行合一。

谦恭礼仪,勿贪名利。

追念祖德,世泽品正。

世代不忘,祖宗神灵。

奉天抚民,惠利苍生。

千秋圣学,此心光明。

先祖王阳明二十二世孙 王梅林

绍兴市王阳明研究会会长张校军作为地方代表表达自己的心声:今天阳明先生的后裔和众多的后学来祭拜阳明先生墓,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时刻。阳明先生的那个时代是一个变革的时代,阳明先生思想的产生是对那个时代的一种呼应。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更需要阳明先生的思想来指导。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大力弘扬阳明文化,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阳明先生的二十二世孙王梅林会长(前中)

来自广西南宁市宾阳中学的中国东方文化研究会阳明文化委员会研究员韦均艺老师也表达心声:宾阳中学正是在先生创建的敷文书院的校园内创办起来的,师生尊先生为祖师爷,以“思恩求真,知行合一”为校训,“以阳明文化熏陶人,以求真精神塑造人"作为学校办学理念,传承先生思想,努力将先生的思想发扬光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阳明临终遗言是”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在遭受朝廷奸妄小人的重重打压,甚至面临重重的危险和磨难之中,王阳明先生从未倒下。在一次次磨难困境中,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一次次走向成熟完善,并在挽救国家,挽救苍生的一次次战役中获得胜利,王阳明的学术思想,人格魅力越来越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最后,王梅林会长领着大家大声诵读阳明先生心学最高境界的“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诸位阳明先生的后裔、专家学者从内心中发出的铿锵有力声音,穿越山谷,回荡在长空中……(作者 杨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