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农夫山泉,几乎所有人都会想起“有点儿甜”和“大自然的搬运工”,终于,这家中国包装饮用水的第一品牌要于9月8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了,浙江“不上市联盟”又少了一员大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农夫山泉原名“浙江千岛湖养生堂饮用水有限公司”,其总部位于浙江杭州,成立于1996年9月26日,母公司则是大名鼎鼎的养生堂。

说起国内的饮用水市场,竞争那可是相当激烈,每年都有不少的新品牌涌现,但真正能成功打赢市场的,却只有寥寥几家,大部分牌子在“水战”中沉没了,为何农夫山泉面临如此激烈的竞争市场,却能脱颖而出?接下来,就让我们回顾一下,农夫山泉的崛起之路吧!

农夫山泉发展简史

在1996年农夫山泉成立之前,那时的中国饮用水市场几乎是被娃哈哈和康师傅所垄断,但农夫山泉仅用了14年时间就在饮用水市场打败了早9年进入市场的娃哈哈,成为中国饮料行业数一数二的的品牌,这与它的营销手段分不开。

1997年,农夫山泉正式开始生产,创始人钟睒睒亲自提笔,写下了农夫山泉的第一个广告语:“农夫山泉有点甜”。

这个广告语一出,随即轰动全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年底,“农夫山泉”饮用天然水550ml运动装上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8年,农夫山泉赞助世界杯足球赛中央五套演播室,搭上了世界杯的“快车”而迅速成为饮用水行业的一匹黑马,广告语“喝农夫山泉,看98世界杯”深入人心。

1999年,农夫山泉宣布“不再生产纯净水,转而全部生产天然水”。为此,钟睒睒又写下了一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这一句广告语精准地把握住了消费者乃至国人的痛点,其火爆程度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在2000年陷入“黑色悬浮物事件”,并被记者拍到工厂周围垃圾遍布。从而宣布对纯净水对人体无益的报道,并停止生产纯净水,全部生产天然水,此举一出,对饮用水行业尤其是纯净水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以娃哈哈为首联合起来对其展开抵制、封杀,开启声势浩大的水战,而这一战就是很多年了。

直至2007年,娃哈哈和达能纷争之下分身乏术,无顾水战,康师傅和农夫山泉的登顶之战终于拉开。农夫山泉以水测试发起攻势,康师傅则以降本增效的保守方式取得胜利,但好景不长,康师傅被曝“水源门”,市场份额暴跌。这个看似已经结束的战争,又迎来了巨大转机。

2010年,胡建及领导的IT团队,为农夫山泉搭建起一套终端管理系统平台,管理触角直接由一级经销商扩展到零售门店,甚至直达终端消费者,实现对渠道终端的绝对控制和科学管理。

2012年,农夫山泉瓶装水成功问鼎全国第一,从此之后长据榜首,独领风骚。所谓“流水的别人,铁打的冠军”,这一年,农夫山泉正式确立了其在瓶装水的统治地位。

而忙于水战的同时,农夫山泉还不忘了在自身下功夫,扩充边界。

2003年,农夫山泉推出“农夫果园”系列混合果汁饮料,钟睒睒创作的“喝前,摇一摇”成为了广告亮点。

2004年,农夫山泉开推出一款名为“尖叫”的饮料,瞬间火遍了大江南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农夫山泉累计向灾区捐赠2533万元的物资及资金。2010年云南大旱捐赠1300万饮用水。2013年雅安地震捐赠一千万。

2013年陷入“标准门”事件,《京华时报》创造了“一家媒体批评一个企业”的记录,持续28天以连续67个版面、76篇报道,称农夫山泉“标准不如自来水”,引发了不少市民对饮用水问题的强烈担忧。

同年5月,京市质监局介入调查,农夫山泉桶装水因标准问题停产。

2014年初,农夫山泉发布微纪录片,以农夫山泉如何在长白山寻找水源为内容挽回了企业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得不说,广告一直以来都是农夫山泉的“核武器”。

2015年,农夫山泉还率先在全国范围布局,建立自动售货机——24小时营业的微型超市

.......

可以说,农夫山泉的发展史缩影,把消费品行业底层逻辑体现的淋漓尽致。产品、品牌和渠道,哪个为王?

成年人不做选择,而是全部都要。

来源:互联网素材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