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作为一个小型社会,也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来支撑运作。但大部分公司认同法不容情,因此大部分公司的规章制度都是冰冷冷的。规则的冰凉意味着绝对的公平,这对公司里的绝大多数员工来说是好事。但,规则做到绝对公平了吗?再者,一个仅凭冰凉的规则来束缚员工的公司,一个毫无温度的企业真的可以走得更远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编曾看到过一则职场新闻。有位95后在毕业后入职了一家公司,可不到两个月便被辞退了,因为他在工作时间私接了个家里电话。离职时,他在群里留下这么一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感谢大家这一个多月以来的照顾,不管是领导还是同事,与各位的相处都十分愉快。但我一直有个疑惑,好的制度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好的制度我以为该是奖惩分明的同时也拥有温度的。可是,我们现在的制度似乎既没有留有温度也没有做到奖惩分明。明明条款就在那,明明公司每个人都可以为项目提意见,可会议似乎只是领导们的一言堂,我们——普通员工毫无参与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些明晃晃的条款似乎只是束缚员工的工具,即使有的条款并不合理。而一个不愿意一视同仁的、一个不愿意为员工做出改变的公司,是不是一个没有温度的公司呢?如果是,缺乏温度的公司如何让员工产生归属感,如何留得住员工,让员工一起为公司发展出力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一段留言引发了大家的思考。第二天,同批的新员工竟然有几位也有了离职的想法,这让领导层开始认真审视自己的制度了。最后,老板打来了电话:“你回来吧,如果愿意回来,你可以马上转正。如果不回来,也感谢你为公司提供了这么好的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毕业季刚过,大批95后踏上了社会。在各种信息冲击下成长起来的95后显然比70后、80后,甚至是90后们更具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一味遵循既定的事物,他们习惯于去质疑、去思考。所以妄想用僵化的制度来“套住”他们,显然是不可能的。一个好的制度应该与时俱进,应该与“民”同行。只有剔除那些无用又奇葩的规定,公司才能发展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