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有人说:在洱海发呆都是一种享受。洱海在很多人心目中就是一个代表浪漫的地方,寄托了一众文艺青年的梦想,也成为了城市白领度假的天堂。“苍山雪,洱海月”,这里向来就是代表着诗和远方,住在三面环海的客栈,看洱海泛起的微波,看水里明月的倒影,看远处朦胧的苍山,就站在那里,也能感受洱海的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一年前的洱海,变得一片狼藉。媒体和网红加持下的诗和远方,掺杂着躁动和夸张,撩起了众多年轻人的欲望。相比于北上广的高房价和枯燥乏味的上班生活,来洱海开客栈成为一个不错的选择。越来越火的洱海和越来越多的游客,招来了越来越多的客栈,既能欣赏洱海的碧波,又能享受生活,谁会不愿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眼看高楼起,眼看高楼塌”,客栈老板的美好生活没有持续太久,2018年底,洱海,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拆除了1806家客栈。这场拆迁活动是大理市政府在2017年3月做的计划,政府针对洱海的富营养化现象做出方案,暂停环湖客栈和餐厅的运营,直到2018年6月对洱海的污水治理施工完成后才能恢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客栈老板心有不甘,等待成为他们煎熬的事。时间很快到了6月,却没有人通知他们可以恢复营业,大门依然紧锁,也有小道消息说过一段时间就能营业了,也有的人说客栈面临的是拆除的命运。有的人是很早就在这里扎根,对洱海有诸多的不舍,有的人是看中洱海的商机,死死地不肯放手。最终等来的是拆迁协议,有些人只能在铲车的轰鸣声中打包,但这对于洱海来说一点也不残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8年的洱海,没有诗和远方,2016年洱海已经爆发了蓝藻危机,2013年的洱海上也曾漂浮着各种各样的垃圾。2010年开始,洱海旅游成为风向,到洱海边开客栈也随之成为潮流。起初开的几家客栈倒是循规蹈矩,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栈拔地而起,规则在利润面前就暗淡了,偷工减料、肆意向洱海中排放污水,外边光鲜亮丽的客栈,背后却是见不得人的勾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难想象,当时洱海边1900多家客栈,能达到经营标准的不过110多家,1800多家客栈都在一边享受着洱海带来的利益,一边把污水排入洱海,表面是都是诗和远方,背地里的阴险让洱海寒了心,为了让洱海重新焕发生机,还给大家的”洱海月“,拆除客栈是必要选择。时过境迁,柔情的海菜花,取代了大面积的蓝藻,生态廊道取代了环湖公路,浪漫还是浪漫,洱海又是洱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只有一个洱海,但类似洱海的地方却又很多,有太多的诗和远方面临着”洱海“一样的命运,所以这1806家客栈应该不是结束,而是开始。“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