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最令人梦寐以求的职位,无疑是皇帝这一职。毫不客气的说,全天下的权利、财富、美女都是属于皇帝一个人的,不过正所谓福祸相依,皇帝这一职也向来是一个危险的职位,不仅得提防内部的权臣、外戚干政等等,同时在饮食起居上,更是得万分小心,毕竟古往今来可是有20多位皇帝被人在食物之中下毒杀害,比如汉质帝刘缵就被权臣梁冀毒杀而亡、晋惠帝司马衷被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杀身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这些之外,身为皇帝要提防的地方可不少,如果说饮食有人试吃还好,那么理发又该如何是好呢?毕竟头发可不能让人代理,倘若一直不剪,弄的长发飘飘乱糟糟的,那更是有失礼仪,那么这就产生一个问题了——皇帝如何防止理发师的刺杀?

对于理发这一问题,有人可能认为古代提倡“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所以是不会理发,其实这个观点是错误的。实际上中国人有固定的发型,虽然头发比现代长,但也不能太长,哪怕是从古代皇帝的画像来看,我们也能看出古代皇帝头发的长度是有限的,只要头发太长就要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人的理发工具主要是剪刀,即用剪刀修剪毛发。当时,剃刀使用的很少。这也就是古人多蓄发留髯的原因。唐朝诗人贺知章说:"二月春风似剪刀";宋朝诗人梅尧臣说:"春风骋巧如剪刀"可见唐代就已经有理发工具了,而在宋代,理发店老板们还成立了自己的社团,名唤“净发社”。《武林旧事》里记载道:“绘革社(影戏)、净发社(梳剃)、律华社(吟叫)、云机社(撮弄)”。足以证明,宋代有理发店老板的社团。

古人长发除了修剪之外,也是需要清洗和梳理的。不过那时没有我们现在这样高级的洗发液、护发素等东西。那时洗次头发很费劲,一般是用锯末加细沙,将头发里的油泥裹掉,再用篦子反复梳理而已。那么言归正传,皇帝该如何防止理发师的刺杀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试想一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掌控天下的皇帝,平日里不管多么亲近之人,要是敢带刀子进宫都会被问罪,可现在这区区一个市井小民,却能够拿着锋利的刀子,在这九五之尊的头上动刀,万一他起了歹心,那距离咽喉不过一寸的小刀,随时都能要了皇帝的小命,基于这种原因,皇宫对于理发这一事项做了细致的准备,咱就以清朝为例,说一下。

为了防止剃光的地方长出发茬儿,清朝皇帝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隔十天剃一次头。然而清朝宫中并不会养有御用的剃头匠,这是为了防止有人收买剃头匠而对皇帝作出不利,所以皇帝每次剃头都要从外面找技术好的剃头匠。

进宫时,剃头匠全身上下都要经过一次检查,脱掉自带的衣服,换上皇家特制的衣服,以防他们自带衣服内藏有毒物等,然后跪在皇帝面前扣头,请刀子。而洗头、擦脸的事情,则是由皇帝的贴身太监去做,剃头匠只管操刀。同时周围还有侍卫严防死守,一旦理发师有不轨之举,侍卫们就立刻将之拿下。

另一方面,清朝的剃头匠在给皇帝剃头时还有以下规矩

1、剃头师只许用右手持刀挨着皇上的头皮,绝不允许用左手按皇上的任何部位。也就是说,剃头匠们只能右手悬空干活,左臂万不能碰到皇帝,要是按照现代理发师双手按住头部剃头的习惯,那剃头匠必死无疑。

2、必须顺着茬剃,不能逆着剃,否则视为对皇帝的大不敬。

3、控制好呼吸,不可将口鼻之中的秽气吐纳到皇帝的头上。

由此可见,要给皇帝剃头,不仅得耐力好,肺活量也得好才行。在《宫女谈往录》中记载到:“他们和翰林院的老爷们是一样的。翰林院的老爷们要三年一大考,为了使课艺不生疏,一天也不能放弃写白折子,而剃头匠们也是一样,一天不练就手发颤,眼发花,所以春冬时在自己的胳臂上练,手背上练。右手持刀,把左臂上的汗毛,全部刮光,日久天长,左臂的皮肤显得特别粗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给皇帝剃头这事情,做好了,那赏赐足够他们过好下半辈子了,可要是做坏了,那就是杀头大罪了,要是碰上容易剃的还好,可要是碰上难剃的主,那可就有苦难言了,比如清朝雍正因为头上长癞疤,剃头匠们很难剃,乃至少匠人被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伺候乾隆的一名剃头匠,因为太过紧张,刚操作了一会儿就将乾隆脑袋上划了道口子,吓得他立刻跪在地上大呼饶命,最终还是被拉出去砍了。可以说皇帝剃头这事,不仅皇上担心,底下剃头的理发师更是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