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无疆》设计稿与效果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场疫情,打破了生活原有的节奏,

也带来了人间的温暖,

有这样一群学生,

把疫情期间的生活融入创作,

当美院学生和非遗传承人牵手,

当代门神与春联的设计,

让传统文化鲜活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疫情期间各大高校采取线上课堂的方式,停课不停学。在章莉莉教授的线上课程《符号与传达记号学》上,同学们用传统木版年画中的符号元素,于疫情期间创作了一套套适合当代春节过年期间张贴的吉祥年画系列,每一副作业都洋溢着当代年轻人的创意与热情,也让人看到了传统文化进入现代生活的具象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疫情间的所闻所见为灵感冲击传统年画,

以抗疫精神诠释中国态度,

古老的纹样传递出了新的信息,

新时代的青年们以特有的创意演绎国潮文化,

彰显着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柳青木版年画与抗疫女门神的结合

平阳木版年画与门神焦赞和孟良相见

让我们感受不一样的后浪与非遗

一起看看这两组跨界作品吧!

《大爱无疆》

杨柳青木版年画 x 当代门神与对联设计

抗疫女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说明:2020新冠疫情期间,众多优秀女性贡献了重要力量,为抗击疫情、保家卫国作出卓越贡献。在中国传统习俗中,门神是“卫家宅、保平安”的形象,这是一对以女性形象为原型的2020抗疫女门神。对联为“平安二字值千金,和顺一门有百福”,横批为“万象更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点评:视角独特,关注女性力量,采用祥云和莲花等装饰纹样,塑造了中国女性医护人员和建设者的形象,人物形态细腻生动,柔中带刚,充满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李歆旻的作品《大爱无疆》中,一名医生与一名建设者,两位在岗位上战斗的女性角色成为了女门神。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手中紧紧握着针管,护目镜后的眼神透露出坚毅的目光。而另一位建设者手中则握着一把形似利剑的铁锹,眼神中同样传递着坚韧的力量。这次课程之后,在PACC的策划之下,特邀木版年画非遗传承人与学生携手跨界创作,制作成了货真价实的木版年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庞微老师再创作后,《大爱无疆》中的两位女性角色形象更加细腻,衣着上的装饰也随着各地民间风俗的不同而稍有改良,多了象征美好的花朵,色彩也更加柔和雅致。杨柳青木版年画与苏州的桃花坞木版年画并称南桃北柳,诞生于明代崇祯年间,结合了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的方法,使得杨柳青木版年画鲜明活泼、喜气洋洋,极为适合春节这个吉庆的节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宅者为王》

平阳木版年画 x 当代门神与对联设计

居家隔离的日常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设计说明 :以门神焦赞和孟良为原型,结合疫情期间宅家场景和物品进行创作。对联为“清晨烙饼作画,傍晚听歌冲浪”,横批为“宅宅平安”,表达了对健康平安的愿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宅家为王》设计稿效果图

点评: 吸取中国传统木版年画中门神形象的动作、表情、服饰等特征,结合当前疫情中宅家生活状态,亲切有共鸣,平淡中透出生活情趣,能很好地用符号语言传递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另一位同学黄依菁的作品《宅家为王》中,她从自己居家隔离期间的日常生活中提取灵感,在对联上用饶有趣味的语言反映着自己的生活状态,细观门神也趣味炯然,手拿扫帚,打蛋器,平底锅,头戴耳机的门神你见过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河东大地,汾水河畔,平阳古都,自古就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平阳木版年画就是出自这块热土上的民间艺术精品,具有鲜明的民间气息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尽显黄土高原民俗风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平阳木版年画一般都是寄托对未来的祝福与希望,非遗传承人赵国琦秉承着“回归现在生活”的理念, 把过去的年画和当前大众文化审美和文化需求相结合。此次对《宅者为王》的木版刻印,与他的理念不谋而合,更为可喜的是,赵国琦与赵国瑾跟随父亲耳濡目染,已经成为了平阳木版年画的有力接班人,此次二人联手进行创作,使得木版年画的传承意味更加深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次的尝试,让木版年画上呈现的主体人物跟随着时代的变化成为了当代形象,更能体现当下的生活趣味,但传达的寓意,还是沿袭了传统中对美好幸福的向往与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全球疫情早日散去,

人们重回温馨安心的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