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盲盒已经成为了品牌做营销的选择之一。

你不仅能从盲盒自动贩卖机里开出一只小手办,你还能得到一瓶……冰露。

可口可乐出盲瓶?

最近,一台名为“可口可乐盲瓶”的自动贩卖机走红网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贩卖机上的规则来看,就是以2.99元的价格,获得一次随机抽选可口可乐公司旗下产品的机会。相当于买一次能获得可口可乐、零度、芬达、果粒橙等产品。

如此新奇的体验,自然吸引了啥都想试试的网友们。

某网友将抽盲瓶的经历记录了下来,他以为只是便宜1分钱买饮料的事,结果自动贩卖机却掉出一瓶冰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冰露可以算是目前市面上最便宜的品牌饮用水之一,2.99元都快能买6瓶了。网友们对可口可乐这番操作表示爆笑,甚至有人称这是“诈骗”。

事实上,这是可口可乐在西安益田假日广场展开的一场活动。营销君在微博上还发现了不少抽到芬达果粒橙等产品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如果是抽到“实惠”的产品,自然就不能引起网友们的重视了,正是因为加入了冰露,才让话题进一度引爆。

另外,听说可口可乐盲瓶贩卖机里还有纯悦,价格与冰露不相上下。

由此可见,“盲盒”玩法早已成了品牌做营销的利器,现在早已发展成了一个“万物皆可盲盒”的时代。

品牌如何玩转盲盒营销

盲盒正在从品类,变成一种营销手法。

由泡泡玛特推出的盲盒,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话题度。但盲盒营销,却逐渐被品牌们用了起来。

神秘和稀缺,成为了盲盒营销火爆的秘密。

01

神秘促成消费

有多少人童年时期买小浣熊干脆面,就是为了抽到不同的水浒卡?

盲盒重点在“盲”,与水浒卡类似,消费者不知道自己买的是什么,这神秘感就足够成为消费的驱使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旺仔牛奶的民族罐,只存在于成箱卖的旺仔牛奶中,而且,还只是“可能存在”。这种神秘感,给了感兴趣的消费者们大量购买旺仔牛奶的动力。不知不觉中,旺仔牛奶的销量也就被盲盒营销给盘“活”了。

曾经有书店做过神秘的“盲书营销”,消费者不知道想看什么书,就由书店自主选择并寄出,给消费者一次全新的购书体验。

日本品牌每年初都会推出商品福袋,消费者能以优惠价格买到好几种商品,但前提是不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

02

稀缺创造价值

品牌想要提高消费者购买欲望,稀缺价值也必不可少。

为啥泡泡玛特每个盲盒系列都有隐藏款?就是为了激发你想要抽到它的欲望,而不停买买买啊。

同理游戏中SSR卡牌、金色传说设计,这些稀有卡牌成为了玩家氪金的理由。人们不仅愿意为它花费更高的价格,也愿意给予更高关注与期待。

在盲盒式营销中,很多品牌都喜欢用稀缺,来激发人们的饥饿情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知乎之前为了提升IP刘看山的商业价值,曾联手潮玩品牌推出了一系列盲盒产品。其中有一款为“解剖刘看山”,该产品稀缺度极高,成功激起粉丝们的收集欲,使刘看山热度飙升。

其实,盲盒营销不是什么新鲜物种,只是潮玩品牌赋予了它名字。我们抽卡牌、玩奇趣蛋、买福袋,其实都是“盲盒营销”的另一种展现形式。

这一次是可口可乐的盲瓶火了,今后说不定还会有乐事“盲袋”、星巴克“盲杯”或者喜茶“盲茶”。品牌利用盲盒为产品建立更丰富的联想,又何尝不是一种乐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