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扬州市宝应附近的不少女性都碰上了贴身衣物离奇失踪的事件,她们甚至因此不敢在户外晾晒衣物。直到最近,通过警方的调查以及监控录像的证实,才发现是一名男子偷走了这些贴身衣物。

这名男子骑车路过民宅,看见户外晾晒着女性的贴身衣物,便凑上去,将挑中的“猎物”扯下,塞进自己兜里随后扬长而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锁定了嫌疑人之后,民警便立即出动,控制住了犯罪嫌疑人:一个姓顾的小伙子。在他的家中,警察们搜出了共200多件女性贴身衣物以及丝袜,其中女性内裤140多条,文胸29件,还有40多条丝袜。

究竟为什么顾某要偷走这些对自己并无用处的东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江苏公共新闻

在审讯过程中他坦白自己有恋物癖,看见中意的女性贴身衣物便会产生兴奋感,控制不住自己想要偷走它。两年来,顾某在大街小巷肆意对户外晾晒着的女性贴身衣物下手,如今他已涉嫌盗窃罪被警方控制。

扬州宝应的内衣物悬案已破,但这位男子给我们带来的一个新的名词——恋物癖,引起了大众的注意,什么是恋物癖呢?

一、 恋物癖——一种心理错位

恋物癖,顾名思义,便是对无生命的物体或者人体部位作为泄欲对象。一般来说,患有恋物癖的人会对物体或者人体部位产生性激励,甚至会通过这些物品感受到性兴奋与性满足。上例中的顾某便是一个典型的恋物癖患者,他对女性的贴身衣物感受到兴奋,通过闻、摸等接触方式,得到性满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大众对恋物癖的印象大多停留在男性身上,但恋物癖其实并不是男性人群的“专利”,女性群体中同样也存在恋物癖患者。

一般来说,女性恋物癖患者比例较少,男性占有比较高的比重。这是因为从男性的角度出发,他们的欲望更多的来源于直接的物理特征的刺激,而女性的欲望则更多的来源于情感刺激。也就是说,相比起女性,男性的欲望更容易被物品所激发。

二、恋物癖的重要特点

恋物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那就是“排他性”。排他性,指的是恋物癖患者只会对无生命的物体产生欲望,他们对物体产生欲望的原因便是物体本身,而非物体的主人。

人对他们来说是毫无吸引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什么导致了恋物癖?

恋物癖属于精神心理问题,而它的出现并非凭空。想要拯救被恋物癖所困扰的人群,就必须要先明白“恋物”的起源,那么,究竟是什么导致了恋物癖的出现?当前学界主要认为,恋物癖的起源与以下因素有关。

1.物体与欲望之间的连 结的产生

恋物癖患者通常在童年时期产生第一次恋物经历,而这一次经历便将他们的欲望、X满足等与性相关的情感与某种物体之间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连结,类似于条件反射。

自此以后,这类特定的物品便会对他们的欲望产生极大影响,它们可以是一双鞋,可以是一件衣服,甚至可以是一顶假发等等。这种特定物品与欲望之间的连接决定了该患者在往后人生路上的恋物取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俄狄浦斯情结的存在

俄狄浦斯情结用来形容“恋母情结”,而这种人对母亲存在极大的依赖以及不正常的想法,但迫于伦理道德,无法通过正常的方式来表达。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欲望通过其他方式来发泄,同时他们也渴望母亲所给予的安全感与依恋感,而此时不会说话、不会抱怨、不会要求有任何回报的无生命物体,便成了他们发泄的最好对象。

四、恋物癖是变态吗?能不能治疗?

恋物癖并不是人的原罪,不是所有的恋物癖患者都应该被称为“变态”。只有当这种癖好对自己、他人或者社会造成一定困扰时,他的恋物情结才应当被重视,否则则不属于恋物癖范畴,更不属于变态范围之内。

当前对恋物癖这种心理障碍疾病的治疗较为困难,其治疗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医学界对于恋物癖的治疗方法还是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

其中心理治疗包括认知领悟疗法、厌恶疗法以及脱敏疗法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认知领悟疗法,指的是通过医生的解释,使得患者在了解自身行为的不恰当性,得到领悟从而减轻恋物欲望;

而在厌恶疗法中,医生鼓励患者每当对物品产生欲望时,进行厌恶联想,多多联想这些物品给自己的名声、人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遏制欲望;

脱敏疗法指的是让患者更多、更主动地在公开场合下正常地接触自己所恋的物品,例如到柜台购买女性用品等等,在这样的“锻炼”下,患者可以逐渐产生脱敏心理,减少对物品产生的欲望。

心理治疗通常是与药物治疗相辅相成的,心理与药物治疗相结合,双管齐下,方能对恋物情结起到有效的控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