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部分,全长达2700公里,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大运河沟通中国南北五大水系,西联陆上丝绸之路、东连海上丝绸之路,是世界海陆交通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座汉代时期的建筑,位于河南嵩山脚下。平日这座建筑大门紧锁,只有文物工作者才能出入,原来这里面有两座汉代建造的石阙。史书记载,这是汉武帝为了纪念大禹而修建的,石阙上的汉画记载了大禹在嵩山脚下治水的故事。据考证,这是现存关于大禹治水最早的历史文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传大禹就是从这里开始治水,并一路向东南而下,最终来到了水患严重的浙江绍兴。在绍兴治水多年,最终累死在治水工地上。当地人们为了纪念大禹的功绩,修建了这座大禹王陵。大禹治水的足迹,与后来中国大运河的走向有着惊人的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古城淮安有一处古老的水道关口古末口,狭窄的河道旁一块不起眼的石碑,向过路的行人展示着这个地方不同寻常的历史身份。古代邗沟的最北端,中国大运河中最早的一段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秋晚期以前,东西走上了淮河流域,与长江流域没有自然的水道直接相通。南方的船只只能由长江入黄海,沿着淮河到达淮阴故城,再沿着泗水而达齐鲁大地。这样走既绕了路,又要冒海上航行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时的吴国日趋强大,吴王夫差好斗而且有实力。为了称霸天下,他决定跨越长江淮河北上攻打齐国。利用天然湖泊,夫差从今天的扬州长江边向淮安旧城开凿航道。这条沟通的长江淮河两大河流的航道全长170公里,史称邗沟。邗沟是中国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吴王夫差的军队沿河北上,将北方的齐、楚等国打败,满足了局部称霸的野心。在吴王夫差征服北方的同时,地处吴国南面的越国,也开始大力整治水利,修建运河试图与吴国争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浙江绍兴是曾经的越国国都。两千五百年前,越王勾践开凿了以山阴故水道为主的运河,沟通了东西,以及对外航运,解除水患,促进了沼泽平原开发。这条主要以民生为目的的运河,是中国大运河的南起始段。也为后来绍兴到宁波的浙东运河打下了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浙东运河是浙江省境内的一条运河。西起杭州经过绍兴,东至宁波甬江入海口,全长239公里。西晋时形成西起钱塘江东到东海的完整运河。为何中国历史上早期的运河,率先在长江南北地区开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南地区河湖众多,开挖运河有着天然的地理条件。其次,吴越两国经济发达,水工技术先进。再加上吴王夫差和越王勾践都有发展壮大的抱负。运河的开凿就成为必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格截然不同的夫差与勾践争斗多年,最终以吴王夫差兵败自杀而告终。但是历史上这两位评价相反的历史人物所修建的运河,却拉开了后世中国大运河的历史性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