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是一座能将时间凝固的城市。墙壁斑驳的骑楼老街,优雅精细的巴洛克风格雕花,还在诉说着百年前的兴盛;红色砖瓦的海口钟楼,用黑色的时针和分针记录着海口的日日夜夜;绿树成荫的琼台书院,《搜书院》的故事还如同昨日一般,历历在目。那么海口哪些地方好玩,哪些地方值得一去?大家都知道吗?不妨跟着小编看看来海口必游的十个地方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洋 摄

说到海口古建,不得不提一下五公祠。五公祠为一组古建筑群的统称,它由观稼堂、学圃堂、东斋组成,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洞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先进连成一片,形成一组文物古迹群,人们习惯上统称为五公祠。各个古迹既有自己的独特风貌,又形成一个协调的整体,蔚为“瀛海人文”之壮观。这里,树木蓊郁,流水潺潺,环境清雅,饶有幽趣,好一派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建筑面积2800余平方米,连同园林、井泉、池塘约占地100亩。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重修,后又多次修缮,现仍是熠熠生辉。

地址:海口市琼山区海府路169号。

交通:乘坐1路和11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海口钟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中华 摄

海口钟楼,海口市景区建筑,被列为海口八景之一,它历史悠久,最早是为适应对外通商而建立,已成为海口的最重要的标志性与象征性建筑物之一。

海口钟楼的历史悠久,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6年)海口设立统管本岛沿海十处的海关总口,国内沿海港口和东南亚各国来往商船日渐增多,咸丰八年(1858年)海口被清迁辟为对外口岸,来往客商明显增多。

民国12年(1923年)海口运通商发达,港口繁荣,商务活动鼎盛。但当时海口市全市还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计时设施,给交通、商务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不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石中华 摄

民国17年(1928年)爱国商人周成梅先生发动海外侨胞捐款集资仿照广州、上海等沿海城市,精心设计,于1929年在遥对入海口的长堤马路码头兴建海口钟楼以便统一时间。建成混合结构的大钟楼,高五层,占地16平方米,墙体用红砖砌筑,白石灰塞缝。大钟设置在五楼,四面安装7块厚2公分的大理石构成直径2米的钟面,钟时刻在理石上,并嵌上铅牌涂以黑色,钟面针长0.96米,分钟长1.6米,报时的音响由2个一大一小的生铁铸成的鸣钟组成,每隔30分钟报时一次。

当时大钟是一个辘轳卷上10多米的钢丝绳,另一端吊上一个大铁碗,利用垂直重量启动行走的,吊砣从四楼垂落底层,历时两天,因此,每隔两天必须转动辘轳将吊砣卷上五楼,周而复始,时间较为准确。

但这落后辘轳的操作,已不能适就海南办经济大特区形势的需要,所以海口市人民政府在1987年,将旧海口钟楼改建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新海口钟楼,采用了上海555牌电子钟,四边钟面由直径2米塑料块构成,时针长0.53米,分针长1米,30分报时一次,由扩音器从4个大喇叭播出电子音乐,音乐清晰、宏亮、悠扬。

地址:海口市龙华区长堤路20号。

交通:乘坐14、17、18、20、21、25、26、27、30、37、38、39、43、60等路公交车在海口钟楼站下车。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秀英区文旅局供图)

中国首家--以热带野生动植物博览、科普主题的AAAA国家级景区,海南省旅游重点企业和知名景区,全国最大狮虎兽、虎狮兽群、景观纯属自然天成,莽莽林海。是中国唯一一家岛屿型热带雨林的动植物大观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珊珊 摄

园内景观纯属自然天成,莽莽林海和茂密的植物为动物营造了良好的野生环境,而人工开辟的丛林小道和种植的各种奇花异草,又使游客犹如置身于鸟语花香、生机盎然的大自然中。

地址:海口市秀英区东山镇。

交通:可到海口红城湖或汽车南站对面站台乘坐(府城—东山)的中巴车至野生动物园站下车,也可选择自驾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