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你可能很熟悉那种想把每件事都做好的感觉。你可能会在交卷之前犹豫不决,为工作中的项目而苦恼,甚至为过去的小错误而担忧。鹿角网偶尔也会如此,所以希望大家能够正视这个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有你不知道的事,很多时候对自己要求高是一回事,但完美主义又是另一回事,并且已经有研究发现,过度追求完美会对身心健康产生严重的影响。

完美主义者会给自己设定不切实际的“超高标准”,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没有达到这些标准,就会开始自我批评。完美主义者还可能在经历失败时感到内疚和羞耻,这往往会导致他们避开一些可能会让他们担心自己失败的情况。

尽管很多人认为追求卓越是一件好事,但在极端情况下,完美主义实际上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有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一项分析完美主义与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284项研究,涉及超过57000名参与者,最终发现,完美主义与抑郁、焦虑、强迫症和饮食失调的症状有关。而且,完美主义程度较高的人,也就是说,那些更强烈地认同完美主义特质的人,整体的心理压力程度也更高。

前些年,有人观察了完美主义和抑郁症是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相互关联的。他们发现,完美主义程度越高的人抑郁症状越明显,这表明完美主义可能是患上抑郁症的一个风险因素。换句话说,尽管人们可能认为他们的完美主义可以帮助他们成功,但看起来他们的完美主义实际上可能对他们的精神健康有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完美主义一定是完全有害的吗?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无数辩论,有些人认为存在适应性完美主义,即人们要求自己达到高标准,却不对自己所犯的错误进行自我批评。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认为存在一种更健康的完美主义,你想要追求自己的目标,而不是因为没有达到目标而责怪自己。不过,其他人认为完美主义是不能适应的,他们认为完美主义不仅仅是要求自己高标准,而且他们不认为完美主义是有益的。

在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观察了完美主义是如何随着时间变化的。研究人员回顾了之前收集的从1989年到2016年的超过4.1万名大学生的数据,发现在研究的这段时间里,大学生显示出来的完美主义程度越来越高,他们要求自己达到更高的标准,感觉自己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同时也要求别人达到更高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要的是,增加的最多的是年轻人从周围环境中获得的社会期望。研究人员推测,这可能是因为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大学生可能从父母和社会那里获得了这些压力,这将增加完美主义倾向。

既然过度的完美主义与负面结果有关,那么有完美主义倾向的人应该怎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呢?虽然人们有时会犹豫要不要放弃他们的完美主义倾向,但心理学家指出,放弃完美并不意味着不那么成功。事实上,因为错误是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从长远来看接受不完美可以帮助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改善过度的完美主义,其中的一种选择就是发展自己的成长型心态。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培养成长型心态是帮助我们从失败中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与一些认为“自己的技能水平是天生的,不可改变的”这种固定式思维的人不同,成长型思维的人相信他们可以通过从错误中学习来提高自己的能力。

这就意味着,父母可以在帮助孩子形成更健康的对待失败的态度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他们可以表扬孩子的努力,哪怕他们的结果并不完美,并且帮助孩子在犯错时学会坚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种潜在选择是培养自我同情。要理解自我同情,想想你会如何回应一个犯了错误的好朋友。很有可能,你知道你的朋友是出于好意,你可能会以善意和理解来回应他。自我同情背后的理念是,当我们犯错误时,我们应该善待自己,提醒自己错误是人类的一部分,避免被负面情绪吞噬。

自我同情对心理健康有益,但完美主义者往往不会以同情的方式对待自己。

心理学家也建议,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对完美主义的看法。尽管完美主义有时代表了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但好在完美主义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努力将错误视为学习的机会,用自我同情取代自我批评,就有可能克服完美主义,并发展出一种更健康的为自己设定目标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