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最近眼馋桂冠教授发了50篇IEEE Access(在三年半内发表了300多篇论文)就开始各种diss桂教授的同学们,只要没有实锤桂教授真的学术不端,桂教授在什么期刊发表论文是他自己的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所谓花了国家经费,购买非开源数据库我们也没少花冤枉钱,开源与非开源相比其实还算省钱,所以没必要那么嗨,搞好自己的研究才是正道。如果实在看不上开源期刊,自己不发就是,但是这东西出现的原因,真是学者们为了抗击学术出版巨头。

这里有点扯远了,下面继续讨论“浴火凤凰”的这篇文章。上面已经提及,我对这篇文章的核心结论无比赞同,但是我认为文中有一些观点,还可以深入讨论一下。

例如“一个博士生赶上一个NB的导师,能够提供充足的经费,外加一个风口上的热点方向,就是猪,都能趁势SCI发到手软!”

这个观点,我认为有误导大家“唯导师”的嫌疑,通俗来讲,也就是误导大家,应该去“钻营”。“浴火凤凰”可能本无此意,但是我从上面这句话里面能解读出这个意思。可能有过度解读的嫌疑,请“浴火凤凰”见谅。

确实,名师出高徒,很多行业,很多大佬,都是师承名师。但是也不能否认,也有很多大佬,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从黑暗的未知中杀出来一条血路,为人类的知识海洋又点亮了一盏明灯。而且我认为,这种大佬更加值得我们尊敬。

在我的认知中,一个博士生能不能发论文发到手软,能不能成为受人尊敬的大佬,其实还是取决于自己。取决于自己的什么特质天资和努力。

天资是先天基因和后天培养共同决定的,走到博士生这一步,说实话你的天资如何,其实已经无法改变。

比如记忆力,“最强大脑”这个节目相当火爆,虽然大家可以通过训练提高记忆力,但是你还有时间去做这种系统的训练吗?除了这种系统的训练,市面上其他号称能快速提升记忆力的方法,要么是聊胜于无的营养食品,要么是弊大于利的成瘾毒品。

这些东西,我奉劝大家不要尝试。所以从记忆力这一点,大家其实已经没有什么便捷高效的手段去提升自己。类似记忆力的,还有领悟力、执行力、专注力等等一系列的天资,这些东西我们是改变不了的。在这方面,我们只能选择与自己和解,别无他法。

能改变的是什么?唯有努力。

我自己距离成为博导还有很长的距离,但是也带过一些硕士、本科阶段的师弟or学生。我和我所在的课题组虽然资源一般,但是能给他们提供的搞科研所需要的经费还是充足的。至于研究方向,虽然不是什么大热点,但是供每个人水两篇EI以上论文的研究点还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且这个研究点通常还是我给提出,并不需要他们自己找。所以虽然还赶不上“NB的导师”,也没法让他们SCI发到手软,但是他们至少应该回馈给我每人两篇以上的EI论文吧。这种水平的论文对我没啥用处,最多也就凑点数量,但是他们工作或者升学还是能增加点排面的,我这可真是为他们好。

但是每个师弟or学生都发两篇EI以上论文了吗?并没有。我带出来的绝大多数师弟或者学生,还是零蛋达人,除了毕业论文并没有发表什么期刊论文。但是也有少部分大佬,在我给提供的基础上,水了三四篇EI以上论文,甚至水出了SCI论文,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

那么造成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我没有对他们一碗水端平?

都是亲师弟、亲学生,给他们的东西都是差不多的,我不可能在他们一进实验室就给他们分个亲疏远近。

造成他们区别的,当然有上文提及的天资,有些人天资所限,深造到硕士就实在撑不下去,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遇到这种师弟or学生,我只能尽心尽力帮他们毕业,也算尽一份兄弟之情或者师徒之义。但是天资相近的人,成就也并不一定相同。到博士研究生的阶段,可能人数较少,这种现象不太明显,但是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样本很大,所以我认为更有对比意义。

也举个例子,师弟A师弟B,本科成绩相差无几,同时从本校保送本实验室研究生,而且这两位师弟的经历很有些相似,其中师弟A在某大赛中还完爆师弟B。因为是本校的,所以我对他们颇有了解,这里先自己打个脸,这俩师弟我是排了排顺序的,我更看好师弟A。

然后结果当然是如你们所想的,师弟B在毕业时水了3篇EI,还帮实验室搭起了一套全新的实验平台,至今我们都得感恩戴德,有时还得请他来做技术顾问,而师弟A,则以零蛋达人的身份光荣毕业

揭晓原因的时刻到了

原因当然很老套

师弟A沉迷王者荣耀,早在研一就上了王者,而我目前还在星耀苦苦挣扎。更可恨的是这家伙从来不带我上分,所以我把他排后面了。

师弟B沉迷于实验室,每天来得比我还早,跟我一起下班,日均工作时间在十五个小时左右,实在是个狠人,我得罪不起他,所以经常跟他讨论科学问题,有些东西还得向他请教。

通过这个狗血淋头的例子,我想告诉大家,科研不是请客吃饭。

虽然“钻营”一时爽(当然也有可能不爽,有些大佬导师要求很高,达不到他要求很有可能被手起刀落,快刀斩乱麻,清退也不是不可能),但是即使“钻营”成功,个人的实力也不一定能提升,在大佬的庇荫下毕业以后,很有可能成为包工头式的垃圾导师。

然而在我国反腐工作已见成效,政界的老虎苍蝇纷纷落马之时,学界的老虎苍蝇又能蹦跶几天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源自“暮格学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更多业务请加V:xuezhexiaoy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