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郊区麦克卢汉 编辑:学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尊敬的导师:

您好。

很激动在这个秋天成为您的博士研究生!

两周前咱们见面时,您给我布置了第一篇论文题目《像中国女排一样做学术》,当时我听了激动不已,暗自佩服导师的阳春白雪、深谋远虑、高屋建瓴、尊贤使能!心想,有这样的好导师,何愁七年之内拿不下博士学位。

没有遇到导师前,我像某男足和男篮一样做学术,虽然勤奋,但始终摸不着头绪。遇到导师后,导师一句话,胜读十年书,当您让我从足球、篮球转向中国女排时,我的学术视野瞬间开朗了起来。尽管除了成绩外,中国女排在很多方面都比不上某男足。但是几十年过去了,男足还是那个男足,女排还是那个女排

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心就忍不住地激动,虽然晚上睡不着觉,但我感觉前途一片光明。

近日,通过不断观看女排比赛,我的学术有了一定的积淀,认识有了初步的提升,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转变,境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升华,连已经放弃治疗的论文拖延症都得到了相当于两个疗程的效果。

而且,看篮球、足球心理阴暗,看中国女排治疗至今,效果相当良好。没看女排比赛前,见了导师我都躲着走,看了女排比赛后,我没事就往导师跟前凑。

只是我现在还有些纳闷,我老是催着您给我改论文,不知道您会不会躲着我走。但不管会不会,我博士的第一篇论文已经写完了,下午就去办公室找您。现在忍不住先让您看看我论文的精华所在。

我的论文从导师、学生和精神等三个层面进行了考证,我认为像中国女排一样做学术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第一、 导师要牛!

女排的经验告诉我们,要想成功得有个好导师。

选导师不必迷恋外导,但是导师必须有国际视野,尽量在其求学的时候就获得过国际大奖,当了导师以后指导的学生也获得过国际大奖。导师不只自己能申课题、发论文,也能指导学生申课题、发论文。

其次,导师应有充分的学术自信,不只是盲从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学术不是为了成为另外一个谁,而是告诉别人我是谁;做学术也不是为了走别人的路,而是告诉别人,我自己走的就是康庄大路。

虽然学生还不知道您是否留过学,但是从您布置的题目就能看出您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学术视野。此生荣幸成为您的学生,我感觉自己已经走上了康庄大道。

第二、学生也要牛!

中国女排的经历告诉我们,导师牛只成功了一半,导师招的学生也要牛。某些研究团队也有世界知名导师,但研究成果一直不行,和学生有很大关系。要想学问做的好,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良好的方法论素养和相互署的学术精神。

当然,还需要有一种不怕论文与课题的精神气,以及“追不上我吧,我就是这么强大的霸气”!

比如,每当一个新的论文开始之前,要拼尽全力喊一声“我走你!


每当论文写到一半写不下去,要拼尽全力喊一声“我去!”


每当论文被拒稿时,尽管情绪低落,也要拼尽全力大喊一声……

我虽然不牛,但是请导师放心,我努力让自己变牛。

当然,学生通过中国女排还总结了一点投稿经验:投稿要卡住时间节点,尽量赶在女排比赛时投稿,中的几率比较大。上次学生赶在某篮球比赛时投稿,结果被秒拒了,拒稿理由为:发球失误。

第三、精神。

女排的经历告诉我们,做学术要有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是不管奖学金有多少,都不改我们热爱学术的初心;不管发论文有多困难,我们都努力写下去。当然,这种精神也包括不沉湎于过往的辉煌,而从零开始,创造新的未来的魄力和勇气。

当然,女排精神也告诉我,是时候放弃对“高俅与球”的研究了。

以上便是我论文的核心部分,不知道这篇论文是否达到了您的期待,如果可以,劳烦导师推荐一下核心期刊。

另有一事请教,下午女排要跟阿根廷打比赛了,一位留学生问我,中国有没有一句古话叫做:躲得过中秋,躲不过国庆。我找了很多文献也没找到,不知道导师您听说过没有。

最后,祝导师学业精进、身体健康、多发核刊、万寿无疆。

学生:卢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