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营商环境是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指标。当下,“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正是得益于青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企业便利化水平、着力打通企业难点堵点痛点、精准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着力打造透明稳定的政策环境。今年以来,青岛更是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和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紧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紧扣投资吸引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全市范围营商环境的持续改善。即日起,本报推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打造‘4+1’发展生态”专栏,将从企业开办、招标投标、政务服务、跨境贸易、人才流动便利度、创新创业活跃度等维度,全面“解码”青岛优化营商环境的经验做法。

今年以来,青岛围绕“放管服”改革要求和营商环境重点领域,紧扣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紧扣投资吸引力和城市高质量发展,全力推动全市范围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今年截至8月底,全市新批准施工许可项目1691个,同比增长6.35%;合同金额累计1437.35亿元,同比增长2.1%;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3万余户,同比增长近12%;全市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6971个,交易额1789.6亿元,同比增长14%,节约财政资金29.36亿元。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青岛调整市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形成了“1个专班+5个专题组+5个保障组”的工作架构。成立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协调小组。同时,从全市12个部门抽调业务骨干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专班,集中办公,具体负责营商环境建设和日常协调推进等工作,明确各指标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具体任务,建立权责清晰、架构明确的组织体系和协调配合机制。

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青岛主动对标京沪深等先进地区,逐条对标深圳出台的210条优化营商环境新政,聚焦93项可以对标学习的举措,制定相应提升措施并抓好落实。针对存在的问题,组织系列专题会,并进行实地调研。聚焦对标标杆城市过程中查找出的差距不足,以及督查检查、媒体监督、企业调研反映出来的短板等,进行3轮问题梳理,查弱项、疏堵点、解难点,共整理出各类问题共计70余项。通过各部门的协同努力,梳理出来的一系列问题逐一落实整改。

精准服务,助力重大发展战略。青岛市行政审批服务局与海尔卡奥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就电子营业执照应用、电子登记档案查阅等技术需求开展专题调研,并为海尔集团涉及工业互联网建设的20余家企业提供现场服务,加速工业互联网赋能建筑企业实施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改造。

出实招再造流程,各项指标持续优化。推动商协会登记审批流程再造,取消登记现场勘验,办事环节压减为2个,取消社会组织法人变更或注销审计费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管理平台实现市、区(市)两级全覆盖,免除一次性规划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以下的非居住类民用建筑等项目的人防建设义务,防空地下室指标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一网通办”,接入业务类型45个;实施“两步申报”通关模式,整体通关时间同比压缩50%,“单一窗口”主要业务应用率达到100%;优化政府采购,合同签订和资金支付时限分别压缩至10个、5个工作日。

高效服务,提升办事创业便利度。全国首个在线跨国登记注册“国际客厅”开门迎客,企业开办实现“零费用”。创办全国首个企业登记注册“青易办”掌上平台,实现企业设立、变更、备案、注销全链条“掌上办、零材料、智能审”,并在全省率先实现企业简易注销全程电子化。上线全省首个“智能办”平台,新增“智能办”事项30项。提升自助终端覆盖面,已在全市布设综合自助设备550余台,企业、群众可在全市249个银行网点或便民场所办理64项全市通办业务和440余项审批申报业务。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余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