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漫步在孟津县城区内,无论是休闲广场还是闹市商场,随处可见环境整洁有序,市民文明有礼。在公交车上,主动让座的人多了,在大街小巷,过马路闯红灯的人少了……在这里,文明之花处处开,城市管理日日新,全城联动、全民参与,文明之风吹遍孟津城乡各个角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在孟津县既能醉心于都市的繁华,又能置身于乡村的淡雅;既能告别于大城市的拥堵,又能享受到小县城的恬静。一个由设施完善、内涵提升、文化传承、绿色浸润托起的‘创建文明城市梦’让这座邙岭之城散发出浓浓的现代味。”近日,孟津县委书记杨劭春这样诠释创建文明城市带来的可喜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该县坚持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总目标,以百城建设提质工程为抓手,加快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配套功能,持续提升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让孟津县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精神文明建设犹如春风化雨,为孟津县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提供了强大动力。

据了解,孟津县已累计投入资金近百亿元,新建、改建、扩建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城市生态体系、小城镇基础设施等一大批城市建设项目,老旧城区扩容、县城亮化改造等重大项目已初具规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瀍河一直脏乱不堪,为了实现瀍河复流的梦想,让更多群众享受水“润”县城的生态福利,该县进行了艰苦不懈的努力,先后完成了城关九泉水库至牛步河下游段的瀍河综合治理,并借助洛阳黄河南岸引水工程,实现梦寐以求的清水长流,并建起了九泉水库景观水系、龙泉谷湿地公园等,形成了10公里景观水系生态长廊。

如今,人们在细节中感受着城市“颜值”和“内涵”的提升,曾经灰头土脸儿的沿街建筑,换上了白墙红檐青瓦的新容颜,昔日杂乱无章的街道,呈现出古朴典雅的风格,以往破损的城区道路,实现了“大贯通、大改造、大绿化、大亮化、大美化”,绘出了设施完善、管网畅通、繁花似锦的文明城市美好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该县将正在开展的“传家风家训、树公德美德、争先锋先进、做好人好事”等活动融入城市的日常管理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百姓生活,如今在广场,在游园,在社区,在交通岗,到处活跃着头戴小红帽、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捡拾垃圾、维持秩序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该县还开展了以农村污水得到集中有效处理,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善,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提升为总体目标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短短几年间,在“内外兼修”之下、一幅幅产业支撑后劲十足、环境改善亮丽干净、文明塑造凸显内涵的文明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的农村房屋破旧不堪,建筑布局零乱,垃圾遍地,居住环境十分恶劣;而经过整治后的农村,庭院干净整洁,条条水泥路连通到家家户户,路边花团锦簇,果树成行,呈现出整洁、美丽、生态、文明、宜居的新农村景象。干净整洁的村容村貌成为农村的常态。”谈起农村环境的改善,常袋镇马岭村党支部书记马琪祥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县始终把乡风文明作为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内容来谋划,在全县每个行政村建起了图文并茂的文化传播墙、法律法规知识教育长廊,以及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乡村舞台和文化室等,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政策法规、道德规范等内容展现在群众面前,让群众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该县组织开展的以评选“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忠孝楷模、好邻居、好媳妇、好婆婆”等为主要内容的乡贤文化活动,成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缩影。在孟津县“文明服务、文明执法、文明交通”等活动已成为常态,“岗位学雷锋、校园树新风、企业讲诚信、社会送春风”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文明素质。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记者:黄红立 通讯员:杨育新 郑战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