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CBS新闻报道,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报告:过去50年间全球的动植物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6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界自然基金会从1970年起,监控了21000个动植物种群,近4400个物种,其近期发布的《地球生命力报告2020》显示自1970年-2016年,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和鱼类的全球种群数量平均下降了约三分之二,而人类活动以及如何生产粮食是对大自然最大的威胁之一。

报告同时显示单单气候变化这一项因素,就会造成最高五分之一的野生物种群在本世纪末面临灭绝风险。气候变化对地球生态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前不久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塔拉斯称2020年仍将是有记录以来最温暖的一年,在很大程度上是温室气体作用的结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人不太理解,全球变暖说了那么多年,气温平均上升也不过才区区几度,会有多大的影响呢?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区区几度”的杀伤力是我们都想不到的……

· 气温每升高1%,全球小麦产量平均降低5.7%,常见食物会越来越少甚至永远消失;

· 气温每升高1%,海洋生物量减少5%

· 气温每升高2%,大宗作物产量下降,全球超过1/4土地15亿多人口的家园将陷入干旱,99%的珊瑚礁被消灭

· 夏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自杀率将上升1.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山火再来袭

山火再来袭

而地球生态在今年更加岌岌可危。从新年伊始的澳洲山火、20000吨油泄露北极圈到毛里求斯海域的燃油泄漏,都让原本就脆弱的地球生态更加雪上加霜……而不好的消息又一次传来,美国正在经历毁灭性山火季。据美国国家消防中心的数据,12日起,美国西部有97起大火在燃烧,“16个纽约”被烧没了,这其中加州山火最为严重。甚至有消防人员表示,此次至少有8处山火可能将会持续到今年冬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美国山火现场)

因为山火,旧金山大部分地区和湾区其他地区的空气质量处于“不健康”水平,不过这也是预料之中的事情。有专家指出,这次山火的大规模蔓延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而且情况可能不会好转

气候变化在整个生态圈中的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它与生态圈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一旦形成恶性循环的死结,就再难找到解开的法门。近些年,各国都逐渐认识到大气治理的重要性,不仅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也是对人类造成的生态破坏做出补救。我国同样在大气治理方面采取了多样措施,初见成效

大气治理不能停

大气治理不能停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19年度全国“12369”环保举报情况来看,我国大气污染举报占比持续下降,意味着我们对大气治理的付出没有白费,空气质量也逐渐呈现良好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生态环境部:2019年全国环保举报点位分布图)

但数据上的良好展现不能代表我们的大气治理重任可以放松,相反的,相关部门还在趁热打铁再出新政策,以求全方位防治结合应对大气污染

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为代表的“预防措施”主要针对未发生的大气污染而设。由于移动源污染在本地PM2.5污染贡献中占比45%,而在移动源污染中,柴油车和汽油车占比均较高,分别达32%和29%。为此北京截至2020年8月底,已累计推广纯电动车超过35万辆,其中公共领域7.06万辆,约占全国的10%。下一步还将继续深化交通行业、能源领域的节能减排,推进汽、柴油消费减量化,推动机场落实民航业节能减排政策标准,研究扩大碳排放交易范围,探索建立重点行业车辆碳排放交易机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外针对大气环境突出问题,同时结合8月、9月臭氧污染易发和秋冬季PM2.5污染峰值两个阶段性污染特点,各地的“治理措施”重拳出击,已经及时跟上步伐。如江苏靖江着力推进5项大气环境专项治理:一是工业企业稳定达标排放专项治理、二是餐饮油烟整治“回头看”专项治理、三是扬尘污染专项治理,确保施工扬尘“六个百分之百”措施全部落实到位、四是汽车维修行业VOCs专项治理、五是推进移动源专项治理,提升大气污染防治管理水平,持续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山东济南省为持续改善辖区空气质量,街道在秋季干燥天气采取了“机械为主,人工辅助”湿法清扫保洁作业方式,对主次干道、人行道及道牙进行精细化作业,常态化洗扫冲刷人行道、绿化带接口等易积尘部位等。

2020已经逐渐接近尾声,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也即将结束。各地开始的百日攻坚行动也在感染民众,从衣食住行各方面将大气治理行动落到实处。除此之外,自2017年蚂蚁森林上线后,至今已有5.5亿人在此种下并养护真树,超过2.2亿棵。每个人都在默默付出,有意或无意的行动都是大气治理之路的前行脚步。

但行义事,前路有光。终将有一天会看到雾霾散了、雨水多了、天空蓝了、植被多了,“让我们相信的事,长成相信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