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部分人眼中,从清华北大这样的知名学府走出来的高材生,毕业后的工作是不愁的。但你要是说以高考状元的身份考上清华北大,毕业后却选择了放下手中十几年的笔杆子,拿起屠刀,做起了杀猪卖肉的生意,相信不论是谁,都会感到十分怪异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出生于1966年,高考时以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的陆步轩,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世人,北大学生可以做国家主席,可以做科学家,也可以卖猪肉……

1989年,从北大中文系毕业的陆步轩被分配到了长安县(2002年撤县成长安区)的柴油机厂工作,刚工作没几天就又被调到了计经委,平时的工作就是在办公室写写材料。然而,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下,市场经济蓬勃发展,而阴差阳错进入计划经济体制的陆步轩倒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郁郁不得志的陆步轩果断选择了辞职下海经商,那些年,他搞过装修、当过矿工、开过小卖部,但这些没一样能做到最后的,就在人生最低谷时,陆步轩妻子与他离了婚。而生活、工作的不尽人意让一向自傲的陆步轩染上了抽烟、酗酒等恶习,“读书改变命运”这句话在昔日的高考状元陆步轩这里,似乎未能应验,反而成了一个笑话。

但穷则变,变则通,出身北大的陆步轩不可能不懂这个道理。1999年,被生活逼得走投无路的陆步轩开了一家肉店,在卖猪肉的那段时间里,他不再提北大,也不再与昔日同窗联系,去商店只买烟酒,不看书报,极力把自己伪装成一个文盲的形象,“北大”这两个字似乎成了他心中的桎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在这世上都是卖,教授出卖知识、农民出卖粮食、工人出卖技术,我则是出卖猪肉的。”

2003年,一篇名为《北大才子西安街边卖肉》的文章将陆步轩展现在公众视野中,陆步轩没有想到,远离了十几年的北大,会以这种方式重新进入生命。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最后还不是成了一个整日与猪肉为伴的屠夫?北大毕业有什么用?我小学毕业也可以卖猪肉....这些来自旁人的冷嘲热讽如同一根根针,一次又一次的刺痛陆步轩那颗自傲的心,让他一度有了轻生的念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幸运的是,就在陆步轩承受着周围人的议论,看不到希望时,另一位卖猪肉的北大才子陈生出现了,在他看来,出身北大学生卖猪肉也未尝不可。但与陆步轩不同的是,此时的陈生是广东某食品集团的董事长,身价近百亿,江湖上到处都流传着他“三个月实现盈利,销售额突破2000万”的创业神话。

在陈生的邀请下,陆步轩参观了他的猪肉店——一个在一线城市有着上百家门店的“壹号土猪”,正是这次经历让卖了多年猪肉的陆步轩意识到,原来猪肉还能这样成规模的卖。

不久,陈生邀请他加盟自己的“壹号土猪”任副董事长兼联合创始人,随后,二人创办了“屠夫学校”,对于陆步轩而言,卖猪肉已经不再是谋生,而是“谋事”。合伙人陈生这样评价他:他干1年相当于其他人干10年,任何行业做到极致都会成为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被媒体大肆报道的陆步轩已经54岁了,生意越做越好,“将猪肉卖到极致,应该也不算丢人了”,而这样的人生,都是陆步轩自己走出来的。而在这些年,陆步轩陆陆续续为母校捐款9亿作为回报,在他看来,正是当初北大的教育才让自己严谨地对待每一份工作,这才有了今日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