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在《家苑》中写道:“为人母者,不患不慈,患于知爱而不知教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在今天,被几千万人关注的谭松韵母亲被撞身亡一案,做了宣判,肇事者被判6年有期徒刑,其他的赔偿款,谭松韵全部捐给了公益慈善机构。这对于谭松韵和她在天堂的母亲来说,虽然是一份迟来的公道,但是也给长达1年8个月的维权之路,带来了些许的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得到了宣判,但是仿佛没有一方是真正的赢家,我只看到了一个失去母亲的女儿,还有一个被护犊的父母推向深渊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注这个案件的人应该都看到了当初被告在法庭上的种种表现,那些毫无悔改之意的表情让人火冒三丈,颠覆三观。甚至,肇事者的父母还曾经说过:“你失去了母亲,但是我的孩子也得坐牢”。看到这样护犊的父母,也就能理解为啥他的孩子那么傲慢、嚣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如何对待世界,孩子便如何看待世界。因为不曾见识过温暖纯良,所以才会与恶为伍。对孩子来说,教育无非就是两种:家庭教育和学校、社会教育。

如果孩子是一条涓涓河流,那么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不当,只会污染了水流;而如果父母三观不正,教育不当,则会污染了水源,从根就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对一个家庭来说,父母是根,孩子是花朵。”作为父母,不论经济条件如何,都应该赋予孩子最宝贵,也是成本最低的精神财富和正确的三观!

谭松韵案件的被告只是上升到了一个现象级的事件,所以被众人看到了,其实,我们身边,这样无底线护犊的父母不在少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去年,新浪新闻上曾报道过一则新闻,31岁的陈某,因伪造驾驶证,被交警大队调查处理。并被处以罚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处罚。作为一个成年人应该知晓伪造证件的利害关系。

但是其父母情绪激动地表示:“你们太过分了,他还是个孩子,才31岁!你们为什么罚那么重?”

才31岁?还是个孩子?陈某父母的一番言论,却让网友炸开了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的确,孩子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个孩子,但是而立之年的年龄,父母还这样说,就是在养一个“巨婴”无疑了!

有这样想法的父母不在少数,“他还是个孩子,算了吧!他还小,什么都不懂,别和一个孩子计较!”这样的话语是不是耳熟能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仿佛“孩子”的身份就是可以犯错的理由,所以家长会帮孩子开脱责任“助纣为虐”,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孩子无法明黑白,辨是非。当孩子还小时,往往需要父母跟他们共同去面对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教会他们处事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懂了”,这是最大的谎言,也是极其不负责任的想法。都说父母的爱是一座山,可是如果垒起这座山的是无原则的包庇、无底线的纵容,那么这座山就不再是爱,而是将孩子推向深渊的“幕后推手”!

父母的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但是父母之爱子,必为之计深远,“护犊”也要有度,要和适宜,否则只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会孩子敬畏之心

李玫瑾说:有时候适当的惩罚等于保护孩子,父母要教会孩子"敬"和"畏"。如果孩子心中有敬畏之心,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就会变得规矩一些,即使偶尔有点叛逆的行为,也不会太过于逾矩和出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想要孩子有敬畏之心,需要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如果家长并没有重视,那么,长大之后,孩子只会蔑视规矩,蔑视法则、蔑视人性,最后走向万恶的深渊!

教会孩子如何面对挫折

诗画、书法堪称一绝的郑板桥,在人生弥留之际,给儿子留下一张纸条:“不靠天不靠地,不靠祖宗靠自己。”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这个繁华世界,这其实是对孩子的一种保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人父母,我们不能护他一世周全,不能替他抵挡所有的挫折和不顺,与其焦虑、紧张、愤怒、心疼,不如在孩子离开我们之前,将我们所掌握的有用的做人理念、是非观念、人际交往技巧等潜移默化、言传身教地教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才能成为他们抵挡风雨的羽翼,战胜挫折的铠甲……无原则的护犊,只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还成为了社会的负担。

就像案件中的被告,倘若父母能对他进行正确的教育,今天也不至于犯下罪行,更不会连累谭松韵的妈妈,造成一个家庭的破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提升孩子的认识能力,学会放手,让孩子面对真实的世界

在《为何家会伤人》一书中说:父母的职责是用爱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但如何探索世界,那是孩子的自由。

不要刻意强化世界的真是美,故意屏蔽假恶丑,给孩子还原生活的本来样貌,生活并不是只有童话故事,也会有惊悚片、也会有喜剧片、也会有科幻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基督教的祷文里写道:给我力量,去接受那些无法改变的事情;给我勇气,去改变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情。逐渐放手,帮孩子去构建正确的三观,明黑白,辨是非,让孩子清楚事情的底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脱离对父母的依赖,才是我们的终极教育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龙应台在《目送》中写道: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每个孩子都借由我们的身体而来,却不因我们而存在。

孩子之所以是孩子,不仅因为他们没有自我保护能力,还因为他们对作恶毫无辨别能力。每一个孩子,都有可能会被无辜欺负,也有可能会成为欺负别人的“熊孩子”,而父母就是这道天平,就是给孩子指引方向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