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咖啡小芝士

我喝不出咖啡师描述的咖啡风味,很丢人吗?

有喜欢刨根问底的朋友,一喝咖啡就会上头,倒不是因为喝“醉了”,而是一种疑惑从口腔一直延伸到大脑,渐渐蔓延至全身。

他为什么这么纠结?因为喝不出来呀!咖啡师说的那些味道,到底在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咖啡风味就像一堵厚重高大的墙,横在咖啡师与顾客之间。只是过于纠结这个问题,反而会让你对咖啡失去好感。

如今,为了描述咖啡的风味,精品咖啡协会出了一份咖啡风味轮,上面有丰富多彩的颜色,有很多种味道。然而,在这个咖啡风味论出现之前,大家是怎么描述咖啡的风味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人在描述咖啡的风味时,用到了“秋风”、“奶奶的地下室”、“花生碎”等等,这些让人迷惑的味道被印在咖啡包装袋上,让无所适从的消费者,更加迷惑。

而且,这样的咖啡风味描述方式,很难让两个人讨论咖啡的人站在同一频道上,去探讨咖啡的风味,怎么办呢?于是就有了咖啡风味论,比如“地下室”的味道,描述为“霉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看得出来,咖啡风味的描述,充满了主观色彩。

可能有人会说,现在的咖啡风味轮已经更新的相对成熟,其中的味道也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事实是一个普通的咖啡消费者,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去接触,像闻香瓶那么多样且精确的味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品鉴出咖啡中某种风味的前提,是你要熟悉这种味道。如果不是经过刻意训练的专业咖啡人士,要做到这样的程度,那真是“难于上青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很多常喝咖啡的人,对于咖啡中一些基本的味道,还是可以喝的出来的,比如苦味。我们人类对于苦是敏感的,而咖啡最直观的味道,就是苦,这也是大众对于咖啡的固有认知。

咖啡中的苦味一般来源于咖啡因、二氧化碳、奎宁酸(烘焙过程中,绿原酸分解成的)、胡芦巴碱(植物生物碱)等,咖啡中的苦能中和一部分酸,越是深烘焙的咖啡豆,苦味越强,而酸会变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种是酸,咖啡之所以会酸,是因为咖啡中含有多种酸味物质,如绿原酸、奎宁酸、柠檬酸、醋酸、咖啡酸、苹果酸、磷酸等。一杯酸感平衡的咖啡,这些酸的量也是平衡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绿原酸是让咖啡喝起来酸的重要成分,不过它是让人愉悦的酸;

奎宁酸是绿原酸在烘焙中分解成的,会让咖啡有苦味;

柠檬酸是咖啡中本身含有的,会让咖啡有柠檬味或者橘子味,含量过高,就像吃柠檬一样,并不愉快;

苹果酸是苹果中含量很高的酸,会让咖啡有苹果或梨子的味道,是比较熟悉的酸;

醋酸是醋里含量很高的酸,喝过醋的人都知道,并不好喝,所以也是让人不愉快的酸;

咖啡酸会让咖啡有涩感;

磷酸没有其他酸那么酸,但也会增加咖啡总体的酸味。

而这些在一杯咖啡里呈现的,无非就是咖啡很酸,不论是柑橘酸、还是苹果酸,总之它是酸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者是咖啡中的甜味,很多人可能会觉得,好像从来没有尝到过那杯黑咖啡是甜的。这不是你的问题,是咖啡中的甜味本来就很不明显。

因为这里的甜,不是白糖那样的甜,而是有葡萄糖或者蔗糖带来的。如果你能遇到一位出色的咖啡师以及优质的咖啡豆,那么你可能会喝到咖啡中的甜味,甜是可以在冲泡中可以突出的。不过如果你不常喝,照样喝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作为一个普通的咖啡消费者,你也没必要去刻意追求某种你陌生的咖啡风味或描述。毕竟一个专业的咖啡品鉴者,可能一天会花几个小时来训练自己的嗅觉和味觉。你又何必为此伤心神呢?如果实在想喝的出来,练就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生活中多多少少也会接触一些味道,所以在品尝咖啡你的过程中,你可以有意识的联想某个味道让你想起了什么你熟悉的东西。比如你喝一口咖啡,在你的舌尖或者两颊之间会不会有奶油或者黄油的强烈附着感,或者浓厚的包裹感,那就说明这杯咖啡的醇厚度很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多看一看咖啡风味轮,对品鉴咖啡也有帮助哦。

喝咖啡是一种享受,你可以在咖啡中寻找和描述自己的风味,无需非要在意包装上印刻的风味,就像有人描述咖啡味道像“秋风”,所以,让你迷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由咖啡小芝士原创,欢迎关注,陪你一起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