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在名义上,现在西飞、陕飞、一飞院(前身为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均已被并入了西飞集团

舰载预警机的飞行平台,在归类上属于小型的特种运输机。国内的航空企业至今大量沿袭着计划体制下的分工惯例,从事运输机改进研制工作的单位,主要是西飞和陕飞两家;舰载预警机的飞机平台,也肯定是在这两家之间产生——但实际上,必然是由西飞主持研制。

国内在50年代时,运输机的制造、设计中心最早布局就在西安,最早有西飞而无陕飞。陕飞是中苏关系恶化之后,作为西飞的备份厂而在汉中市建设的三线企业,它从西飞手中承接了运8系列飞机的研制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运8系列是西飞转陕飞的项目,也是陕飞最主要的军品

陕飞相较于西飞,最大的竞争力缺陷并不在于备份厂的三线出身问题——成飞厂最早也只是沈飞厂的三线备份;关键在于陕飞没有强有力的设计研究能力,后来它也缺乏类似成飞厂的历史机遇——国内至少到现在,都没有规划过在汉中建立第二个运输机设计研发中心。

由于国内早期工业规划沿袭了苏联体制,采用的是厂所分离制度,生产厂本身不具备独立的设计能力;即使是厂内自发的建立设计研究机构(陕飞、西飞后来均有自己下属的设计部),能够获得的各种资源支持也非常有限,能力上远远不能与三机部(后来的中航集团)专门设立的研究所——比如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相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运20的制造由172厂完成,但设计由603所完成

后来中国军工在厂所分分合合的体制变迁中,不管实际过程中生产厂/设计所是如何谋求主导权、试图领导甚至吞并对方,彼此的名义关系如何变化,从最终的结果上讲;西安飞机制造厂(172厂)都通过与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603)的联合,实现了西飞集团设计/生产能力的较完整融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轰6K是西飞设计部的成果

而陕飞集团在汉中并没有这个条件,研制能力上始终不完整,这就注定了陕飞的竞争能力无法与西飞相提并论——运20项目是个很典型的案例。如果没有强力的外来因素干预,这种能力上的差距不仅不会随时间发展自然消弭,反而会随着西飞在运20等项目经验上的积累而越发拉大。

在当前国内的航空工业规划下,舰载预警机的机体平台,必定是由西飞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