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其他,就说方孝孺面对强权时,敢为国家社稷而死,他就是一个纯粹的读过圣贤书的人,是一个忠勇刚烈的人,只是在朱棣面前,他的刚烈只会激发朱棣的残暴,更祸及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建文帝即位以后,重用方孝孺、齐泰、黄子澄等人。这些人都是书呆子,个个写得一手锦绣文章,极具才名;其实人人都是政治才智低劣,谋略规划多有失当之处。最终,这些书呆子算是彻底坑死了建文帝朱允炆。

方孝孺是颇具盛名的一代大儒,然而为人处世却是迂腐透顶;其在政治上竟然主张“复古改制”,由此可见他的政治水平有多么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靖难之役爆发后,建文帝讨逆的诏书檄文,都是由方孝孺执笔书写的。

1401年,朱棣要求双方罢兵言和。方孝孺在建文帝面前力主拒绝朱棣的提议;他献离间计,希望燕王世子、朱棣的儿子朱高炽能够归顺朝廷,反戈一击;或者至少是达到离间朱棣父子的关系、瓦解燕军的目的。

这个离间计,并没有什么可操作性。并且,由于所选的执行人无能,此计根本就没能施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402年5月,朱棣乘南京空虚,间道疾驰,兵临长江,京城恐慌,人心浮动。

此时方孝孺却又献出一计:伪装双方罢兵言和,拖延时间,以待天下勤王之兵。

无疑,在极富权谋的野心家朱棣面前,此计不过是儿童玩的过家家儿,根本不会奏效的。

1402年6月,燕军渡过长江,直趋南京。有人劝建文帝离开京师,到别处聚集政府军队,再图收复南京。

可是方孝孺坚决反对,力主固守京师。并且对建文帝强调:即使大势已去,也理当为社稷而死。

随后,南京城破,建文帝自焚而死。但是,方孝孺当时却没有立即以死殉国,可能是在等待痛骂朱棣的机会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被凌十族

朱棣攻下北京后,想让方孝孺替他起草诏书,方孝孺仅仅写下了“燕贼篡位”四个大字,朱棣大怒,“你不怕我灭你九族吗?”,答曰“诛我十族又如何”。

方孝孺可能只是想要表达自己不会妥协,但他没有料到朱棣真的敢诛他十族,并且历史上是没有十族的,朱棣创造性的加入了朋友和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刚烈源于儒家思想的传承

儒家宣扬“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古的古训就是忠君爱民。而方孝孺是朱元璋朱允炆所选的几个大臣之一。

朱棣攻下北京后,下令方孝孺替他起草诏书,如果方孝孺起草了那就意味着对他之前的努力进行批判,甚至还要批判建文帝,这自然是方孝孺所不能容忍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方孝孺直接拒绝,只是他高估了朱棣的底线。

方孝孺低估了朱棣对于他的怒火,方孝孺也真的没有想到朱棣真的会诛其十族。

方孝孺的朋友和学生本不用被牵连,但是却因为十族牵连共赴国难。

方孝孺的刚烈源于儒家思想的传承,但是忠君思想太过严重,以致于其朋友学生牵连其中,若是泉下有知,其学生和朋友未必有他这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