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津宝坻袁公亭一角

明代著名思想家袁黄,号了凡,是一位“文理全才”的人物。他在佛学、农业、民生、水利、医学、音乐、几何、数术、教育、军事、历法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且在每一方面都“莫不洞悉原委,撰有成编”。他还是明代后期重要的善书作者和宣传者,对大藏经《嘉兴藏》的刊刻,也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据不完全统计,袁了凡共有《历法新书》《皇都水利》《宝坻劝农书》《两行斋集》等著述22部。其中,《了凡四训》作为一部家训,是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融通禅学、理学,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大量生动事例而著成,刊刻后广为流传。

了凡四训》劝诫子孙后代要自强不息,积善改过,从治心入手,提高自我修养,指出“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而对于如何改过,袁了凡则提出具体方法,要“发耻心”,“发畏心”,“发勇心”,这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

除了改过,书中也强调行善,指出每个人都要“奋然振作”,多做好事。他对“善”进行了辨析,列举了十种善行,指出,为善要以国家利益为重,所谓“志在天下国家,则善虽少而大;苟在一身,虽多亦小”。

作为“改过”和“积善”成果的保证,袁了凡于之后设“谦德之效”篇,用多个事例说明“满受损、谦受益”的道理,告诫子孙后代不论天道人事,只有“念念谦虚”,才能将已积之善护持住。

《了凡四训》“以身边人讲述身边事,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读起来亲切感人。文中不仅用“我嘉善同袍”这样亲切的口吻,而且多以其孩子熟悉的亲人、亲戚,以及嘉善乡亲作为例子讲述道理,容易让人接受。

《训儿俗说》是袁了凡的另外一篇传世家训。年近半百得子之后,袁了凡十分关注对孩子的教育,希望他早日成才。在《训儿俗说》中,袁了凡谆谆教导儿子:“不局于物则高,不蔽于私则明。吾苟高明,自能容之而不拒,被之而不遗,此皆是吾人本分之事,不为奇特。汝遇一切人,皆思载之覆之,胸中勿存一毫怠忽之心,勿起一毫计较之心,自然日进于博厚高明矣!”他是希望儿子对遇到的人与事,既要充分尊重,又要认真了解,不要懈怠轻视,也不要斤斤计较,以达到“高明”的境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袁了凡雕像

袁了凡认为做人要宽宏大量,用他的话说,就是“宽我肚皮,廓吾德量”。同时,要注意摆脱外物和私弊的束缚。袁了凡特别提醒孩子,一个人之所以肚量不宽,根本原因是过于追求私欲。如果能做到不受外物左右、不将物质条件作为追求的主要目标,就能做到“高”;不徇私利己,不因公废私,就能做到“明”,也就是“不局于物则高,不蔽于私则明”。在袁了凡眼中,摒弃私欲是达到“日进高明”的重要前提。同样,如果达到了“高明”的境界,自然就能不受外物左右,做到“容之而不拒,被之而不遗”。他教导孩子:“汝但持正,则恶人自远,善人自亲。汝父德薄,然能包容人,人有犯者,不相较量,亦不复记忆。汝当学之。”

袁了凡对孩子的教导,绝不是停留在口头上。对待工作生活,袁了凡从不怠惰玩忽,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贪图功名,而是尽力做到最好,是个十足的“行动派”。

袁了凡曾任宝坻县令。在此期间,他大力兴修水利,开辟水田,引进水车,主张南粮北运。他还“精于树艺”,有“见土辨色”的功夫,一看土色,便能判断该种什么谷物。为鼓励农民重视农业生产,他潜心研究,撰写了《宝坻劝农书》,介绍和推广顺应农时、辨别土质肥瘠、沤制肥料、开垦荒地等方面的实用技术,劝课农桑。

不仅勤于政事,袁了凡还十分关心百姓疾苦。他初到宝坻时,宝坻已连续五年遭受水灾,是一个“贫困县”。全县粮食严重不足,百姓逃荒躲水,背井离乡。据《宝坻政书》记载,遇到有卖儿女的,袁了凡便捐出自己的俸银予以赎回。有的农户借了富家的钱粮,难以偿还,袁了凡便问明情况,代以偿还。每当他巡视行走于宝坻田野乡间,遇到百姓家中有难事不好处理的,他便随时帮助解决。当时宝坻县内“官民和谐,情同一体”。

袁了凡理政勤奋,夙夜为公,但对于自己的成绩却从不声张。有一年,遭受灾荒的宝坻发生了一件“奇事”:在一些农田里,长出一种奇异的野草。百姓把这种野草晒干后,碾磨成粉末儿,代替粮食充饥。人们觉得,是新来的袁知县勤奋诚恳,务实亲民,感动了“上苍”,才有这种“祥瑞”降临宝坻。于是,有人劝袁了凡尽快将此“祥瑞”降临之事上报朝廷,以求得赏赐褒奖,袁了凡却予以拒绝。

后来,他在《野谷解》中解释了不向朝廷上报“祥瑞”的原因。袁了凡说:按照常理,人们听到灾害一定害怕,但害怕往往使人谨慎,对人有益;闻听祥瑞就欣喜,欣喜却容易使人松懈,以致误事。《春秋》中记灾害而不记“祥瑞”,难道没有深意吗?不耕作,就不会获得吉祥,我本人在治学方面尚未脱离诵读阶段,治理县域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怎能为贪慕一时虚荣,去上报“祥瑞”呢?

还有一次,朝廷派出管理屯田事务的一位御史赴玉田县公差,途经宝坻,当见到宝坻田禾茂盛时,他不禁连声赞叹。这位御史想到袁了凡并未向朝廷报告过他劝农兴农的业绩,便问袁了凡:宝坻积年的荒地皆开成美田,为什么屡次上报,你都不讲这些成绩呢?袁了凡并未解释,只是以托词搪塞了几句。

袁了凡用心本职并有实际成效,赢得了人们的爱戴。他离任时,宝坻父老十里相送。从早上送别到了晚上,他乘坐的船被乡亲们包围着,一直未能启动。袁了凡离开宝坻才十天,县内的士绅、学子和百姓纷纷感念他,自发筹资为他建了生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宝坻荷塘

袁了凡以其学问修养和亲身经历对家人谆谆教导,培育出袁氏忠义醇厚的良好家风。袁了凡的夫人经常与他一起行善布施。有一次,她为儿子裁制冬天的大袍子,想买棉絮做内里。袁了凡问:家里有丝棉又轻又暖和,为什么还要买棉絮呢?了凡夫人答:丝棉较贵,棉絮便宜,我想将家里的丝棉拿去换棉絮,这样可以多做几件棉袄,赠送给贫寒的人家过冬。袁了凡听了这番话,高兴地说:难为你时时想着做善事,如此“菩萨心肠”也是我们袁家的福祉。

袁了凡的儿子袁俨,自幼继承家学,博览群书,志存高远。天启五年,袁俨中进士,任广东高要县令。天启七年夏秋之际,高要县发生水灾,城中水深三尺,袁俨奔走救灾,“暑雨中竭力求援治苫……细看贫户,目不暇睫,劳瘁呕血,犹亲民事,遂至不起”,年仅47岁,逝于任上。归葬时,“士民市唁,巷哭如丧所生”。

对分内的事情,勤勤恳恳,踏实敬业,就是不怠忽;不受外物左右,淡泊名利,同时为他人设身处地着想,宽容忍让,便是不计较。袁了凡教育儿子的话语虽简单,包含的道理却丰富深刻,值得当代人借鉴。

◎本文原载于《中国纪检监察杂志》(作者解杨),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