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有亮相全新车型的2020特斯拉“电池日”并不缺乏看点。

一大早,微博和各种手机推送被马斯克刷屏,能量密度提升一倍、续航破千、17万买特斯拉的“震惊体标题”纷至沓来,专业名词、专业技术目不暇接,让不明觉厉的吃瓜群众觉得这个世界都在一夜之间改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技术名词属于理工宅男的狂欢,但我们普通人更关心的是这些技能带来什么改变,对电动车用户有什么影响。闲言少叙,只说要点。这篇文章,让你明白特斯拉在干什么。

1. 无极耳电池

通俗解释“无极耳电池”很有难度,但这是发布会唯一让人看到实体的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外形上看,这个圆柱体直径46mm,高80mm(型号由此定义为4860),比之前松下提供的2170尺寸大了不少,相当于从空调遥控器的5号电池升级成厨房灶台专用的1号电池,毋庸置疑的是电量更大,单位体积内的能量更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极耳”的概念就是取消了电池最上边“突出”的一部分,相当于鞭炮取消了“引信”的部分。那么它究竟怎么通电?特斯拉的方案是直接将导电涂层与电池端盖相连,导致整个电池表面都是接触点。

这样做不仅可以降低传输距离,还能增大散热面积。最重要的是,没有了电池上方的“小凸起”,同样的空间内电流传递更快,电阻更小。在提升效率这一点上,特斯拉倒是和比亚迪“刀片电池”做到了“神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统造型动力电池,注意上方的差别

不一样的是,特斯拉改变的不只有物理特性,还有化学性质。但马斯克称,新型电池的能量密度可提升五倍,最高或能达到200Wh/kg,增加16%续航,同时提供6倍于当前的电量,这是远高于现有三元锂电池标准的技术参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朋友关心高密度电池的安全问题,没错,马斯克对自燃“缄口不言”的确让我们对其安全性造成了担忧。除了“无极耳”设计增强散热性,使用硅阳极材料增强稳定性之外,我们还得知特斯拉同样走在了“去钴化”的路线上,这难免让人产生担忧。

而且,在量产阶段能否有成熟的电池包设计,大规模的集成化又是否会丧失一定的安全性,都是和电芯安全同等重要的问题。

如果以上问题都能得到解决,那么客观的说,计划2050年才能大量应用的固态电池,似乎也没那么值得期待了。因为马斯克说,这项技术最快2022年就能实现大批量生产。

对于整个行业,整个电动车市场来说,特斯拉电池和“别家”的差距,将到达历史最悬殊的地位。

2. 一体成型车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体成型车身有很多种,但是就特斯拉的成本和定位而言,他们所说的应该是“铸造车身”技术。

“铸造车身”在业内的讨论由来已久,可是迄今为止,只有部分财大气粗的厂商敢于尝试用这种技术制作无关痛痒的“轮拱罩”,这足以说明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多数车企达成的共识有几点,其一,铸造工艺误差大,普通条件下无法把精度控制在行业规定水准 ± 1.5mm 范围内,容易造成个体之间差异过大。其二,铸造材料容易出现气孔、裂纹、缩孔和缩松、冷隔等,导致车身被动安全性下降,性能不稳定。

因此,虽然焊接技术至今无法实现100%自动化,机器人焊接也会出现漏焊、焊偏、焊穿等非人为故障,但数十年来仍被绝大多数车企运用。而今马斯克明确的是,特斯拉将要打破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图中可以看出,特斯拉希望运用的“一体成型”车身并不是引擎盖、尾箱门等覆盖件,而是车架的前后部分。

这意味着特斯拉将要承受很大的安全考验、质量考验,需要经历数量可观的理论+实际验证,同时也需要巨大的经费支撑该项目。

从工业技术上,特斯拉做出了一次大胆的猜想并付诸行动,不过一旦成功,特斯拉会从此打破历史,让一体成型技术从追求轻量化的奢侈品,转变为节约成本提升生产效率的最优解决方案。如果真有那么一天,特斯拉会是改写车身制造历史的厂家,它会让传统车企的脸面丢到太平洋。

3. 特斯拉 Model S 参数 图片 ) Plaid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款基于Model S打造的特别版车型。虽然外观内饰没有太多可以深度剖析的东西,但是数据感人,正面的那种感人。

特斯拉Model S Plaid采用三电机驱动,最大输出功率超过1100马力,而且0-100km/h加速小于2秒,最高时速可达320km/h。

你可能没有意料到这是一组何其恐怖的数字。不愿意对比,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款Model S的特别版车型已经在性能数据上全面超越了EP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特斯拉2014年公开销售的首款设计方案,Model S仍然拥有拓展3电机的能力,并且空气动力学足够支撑它一直加速到兰博基尼一样的极速。这其中,电池短时间内大量的放电,电机以万转速度长时间运行,都需要可靠且优秀的技术品质加持。

不论马斯克达成这个目标的方法是什么,单从这款车型来推理,特斯拉整体的技术实力应该远比我们想象的深奥得多。

4.让特斯拉只卖17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特斯拉下决心降本增效,目标是在提升54%车辆续航里程的同时,降低56%的成本,而一系列改革之后的直接成果是售价仅17万(2.5万美元)的特斯拉。

马斯克一向热衷于“口出狂言”,不过对于全新车型这件事,特斯拉显然没有把它停留在概念上装腔作势,而是做出了详细且合情合理的完整方案,总共包含5处改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一,将动力电池生产的合作模式改为“自营”。特斯拉计划,在2022年自己生产100GWh动力电池,2030年达到3TWh的年产能。如此,向松下、LG和宁德时代采购的电池份额将缩减,自营利润将会提升。

同时,4680电池技术革新,在生产环节上去除焊接“极耳”等步骤,并改用去“钴”化的阴极材料,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减少生产设备和人工费用,此项开支降低14%。

再考虑到我们前边说到的一体成型技术对效率的提升,系统整体升级后,最终成型的产品竞争力和性价比将会高于市场上的全部车型。按照 Model 3 标准续航600km计算,新车型的续航里程大概会900km起步。

17万,900km,特斯拉,外加这套组合拳有理有据,逻辑清晰,我想,没有人能拒绝这份诱惑,包括忠实的内燃机车支持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为中立的汽车爱好者,我并不是想故意吹捧特斯拉,长他人志气。特斯拉固然有太多缺点,对消费者利益的轻视,对电池安全的置若罔闻,甚至对生命的不尊重,让我们有一万个“不原谅”的理由,特斯拉并不完美,也不值得奉上神坛。

可是,从研发、生产到对传统制造的大胆突破,将改造方案细化到1%的特斯拉敢于亮底牌,敢于告诉大家他们要做到什么,如何做到的,这在迷幻的汽车圈难能可贵。

反观其他人对电动车的理解、判断、传播手段,还依旧停留在概念、架构、生态阶段,始终不肯庖丁解牛、鞭辟入里地展示核心技术,颠覆行业的想法与行动更是寥若晨星。两者之间不是实力上的差距,而是时代的差距。

认清事实,如果17万元续航900km的特斯拉摆在面前,你还会考虑别的车吗?

【版权声明】本文为汽车头条原创文章,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站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