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首家牛头宴,最大可接纳500客人,谁能想到这里一个月竟然能卖出1000多个牛头

自认为阅菜无数的我,被朋友询问有没有吃过牛头宴。我汗颜,没有吃过。据说这是某少数民族接待贵宾的盛大礼仪宴会,又叫开大宴。最早起源于赤壁时期,有野史记载,诸葛亮曾七擒孟获,并以牛头犒赏众将士。仪式感之隆重,需要脑补了一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这个传说中的地方,藏在离滇池直线距离1公里的一个渔村里。没有人带路,光靠导航一定会迷路。让小编不禁想起了陶渊明的世外桃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吃牛头这个地方,在环湖东路这样偏僻的小渔村里,是个占地20亩的神秘农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边寻寻觅觅,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绿树丛生,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复前行,欲穷其林,道路狭长,田园交错,复行数十里豁然开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地方绝对是个普通人找不到的世外桃源。光听名字就充满了神秘感,我不禁紧张了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没有野兽出没,只有一只可爱的小黑,硕大的鱼塘。重度钓鱼爱好者绝对不会放过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一个农家乐该有的模样,一草一木,一屋一角,朴实宁静,简约舒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通透的房间,没有一点建筑痕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可以拍着胸脯说,牛头宴,肯定好多人没吃过,一牛三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牛三吃是怎么个吃法?选用6-8岁的成年土黄牛,整个牛头神秘方法处理后烤制4个半小时,加上卤牛舌,黄焖牛皮,加配菜,满满的一大桌,够12+个人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掌柜是位40还未婚的小仙女,板桥烤羊朱前辈的关门女弟子。可别小看这个烤牛头哦,据说师承板桥烤牛头的鼻祖,一位60岁左右的老师傅,绰号牛老头,在板桥开了一家烤牛头店,每天卖10万块的牛头,让当地4S店都望尘莫及。20多年里3000多位同行,前来暗访、爬窗偷学、以房换术,始终未能摸透其中玄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终于等到牛头上桌了。由两个服务员抬上来。牛角上还绑着红绸,象征着牛气冲天,寓意着鸿运当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专门为这个牛头量身定制的火糖也颇具特点。牛头下的炭火上有5个圆盘,可以烤肉和烤辣椒土豆,还可以煮汤锅。桌上摆满了套餐里面的配菜。撒上玫瑰花瓣,隆重而浪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1次吃牛头宴,忍不住要拍拍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炭火的二次熏烤,整个牛头散发着香气,实在太诱人了。我顾不得粗鲁的吃相,一手拿刀一手扯肉,大快朵颐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脸肉比想象中的还要好吃。牛皮q弹牛肉焦香,调料腌制的非常入味,微微辣,咬上一口,回味无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牛头上的牙齿看起来有点凶狠,但丝毫都不影响我我庖丁解牛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烤得滋滋冒油的地方,吃起来更带劲,丝毫也不粘牙也不柴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烤的,还有卤牛舌。非常惊艳的口感,嫩爽的牛舌搭配脆爽的洋葱,好吃到掀眉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黄焖牛皮一定要尝尝。满满的胶原蛋白,盐度适宜,口感q糯,黄焖的汤底还可以煮牛脑以及10余种小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谷杂粮有了,下酒神器有了,还有女生特别喜欢吃的蕨根粉,酸辣开胃,十分解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头吃完了,服务员会把整个架子端下去,接着第2轮开始了,还可以吃烤土豆烤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豆烤得金黄金黄,烤肉烤得焦香焦香滋滋冒油。小编恨不得自己有几个胃,把这些美味通通尝一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头宴份量真的太足了,10个人吃到扶墙。来这个世外桃源度周末,享受农家乐的生活,钓鱼,打牌,吃饭,唱歌,太惬意了。人生得意须尽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地址:昆明官渡区矣六街道渔村(野猪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