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是天下商人的宝贝疙瘩,又稳又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并行,生活在网络中的事和人就是透明的存在,新老客户、竞争对手在大数据中呈现的是柱状图,是一个个表述明确的标签。

截至今年三月份,官方给出的统计数据是,中国现有网民9.04亿。我们所常见的APP或者网站都拥有过亿的用户,这在其他国家甚至地区都是很难做到的,但是中国凭借庞大的人口基数和一流的网络技术,做到了这个不可思议的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庞大的数据库不是在9亿网民手里,是在网站和APP的运营者手里。9月中旬,”大数据杀熟“上了热搜,运营商利用大数据产生的标签,把用户拿捏得死死的。还有网友调侃:“我们知道他们在杀熟,他们知道他们在杀熟,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杀熟,但是他们还在杀熟。”

大数据”杀熟“比我们做个小生意”杀熟“稳得太多。你以为能在平台上货比三家,找到最实惠的那个,其实在数据后台你已经是一个暂时固定的标签。安装好APP之后的第一步,应该就是允许它或许你的各种信息,注册之后又是填写各种信息,你的消费记录,都储存在数据库里。

所以,你的消费能力,你的位置,你的喜好,大数据比你更了解那你自己。所以不同的手机在同一个平台上会看到不同的商品,搜索同样的商品,也许价格也是不一样。”大数据杀熟“上热搜也是这么上的,三台手机看同一家酒店的同一个房间,结果是三种价格,而且有会员的那个恰恰是最贵的。

这并不是巧合。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我们的习惯就是老客户有优惠,而且商家往往也是这样说的。不过为了吸引新的客户,又出现了新客户也有优惠的现象。再往后说,当大数据判断出来你的忠诚度和你的消费能力之后,更透一点就是当它知道给你涨价你还会继续消费的时候,必然就是涨价,大数据管这个叫利益最大化。

8月20日文化部和旅游部共同印发了《在线旅游经营服务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十五条明确指出:”在线旅游经营者不得滥用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基于旅游者消费记录、旅游偏好等设置不公平的交易条件,侵犯旅游者合法权益。"其实不管是“杀熟”还是“杀生”显然都是不公平的。

多年前出台的《电子商务法》中也有对大数据使用的规定,但是要求并没有像“旅游新规”这样明确。还有几天就是国庆和中秋,在这即将到来的旅游高峰,这部新规也成为对旅游人士的一个保障。不过我认为也仅仅是一个保障,仔细阅读新规就能发现,新规中并没有具体的违规惩处措施。

庆幸的是我们还可以依据《价格违法行为行政处罚规定》中的相关条款,维护我们在价格上的不平等待遇。不过对于用户量过亿的运营者来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好像就有些无力了吧。

除此之外,大数据也有“向善”的一面,控制权也是在商家手里,如果它一直“向恶”,我想我们这9亿网民也不能看看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