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南安市一小学六年级学生从教学楼4楼跳下,身体受伤严重,目前还在ICU治疗。父亲称,孩子是在遭遇校园霸凌以后才跳楼的。当地警方已经着手开展调查,相信很快有一个明确的结果。

其实,校园霸凌发生在很多看不见的地方,孩子们因此受到伤害,却不被人所知。此前大火的电影《少年的你》反映的正是关于校园霸凌的故事,这部电影上映时很多人会问,电影中的事情是真实存在的吗?让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美国教育部门的公开数据,5岁到12岁的学生中,有超过20%的人曾经遭遇过校园霸凌。此外,在一项调查中显示,以多名男同学为实施校园霸凌主体的占比最高,达到38.6%,纯女性的比例也大大超出人们的预期,占比15.1%。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我们认为的很遥远的校园霸凌已经成为了非常普遍的存在。其中,女性在霸凌者中的比重也颠覆了我们的思想认知。我们通常认为女性是弱势群体,在校园霸凌中充当的大部分是被欺负的角色。但是实际上,仍有许多纯女性霸凌者在校园里横行霸道,她们的性别以及形象给她们带来隐蔽性,让她们可以更隐秘地伤害他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校园霸凌给孩子们带来的伤害毋庸置疑,除了身体上的伤害外,精神上受到的伤害其实更为严重。肉体伤害可以进行治疗然后痊愈,精神上的伤害很难让人宣之于口,也得不到有效的纾解,最后演变成抑郁症或者是其他精神类疾病,造成严重的后果。

曾有个叫做《和陌生人说话》的节目,其中的一个主人公王晶晶十年前遭遇过一场校园霸凌。“炫富、整容、男友无数”等负面标签都贴在了这个无辜女孩的身上,人人都可以为了所谓“正义”欺负、辱骂她。没有人站出来为她说话,也没有人听她的辩解。她最后只得转学,性格也开始大变,还得了重度抑郁症。

对于校园霸凌,其实很多人都有误解,它不光是身体上的暴力伤害,还包括语言上的侮辱。现在还出现了更隐蔽的霸凌方式,比如网络霸凌、社交霸凌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网络的逐渐普及,在网上公开其他同学的社交账号,对他人的朋友圈进行言语侮辱,就成了校园霸凌的一种手段。还有几个人联合起来孤立另一个人,虽然没有任何言语或者肢体侮辱,给被霸凌者带来的精神伤害,却不亚于任何形式的侮辱。

那么,当校园霸凌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问题时,我们该怎么帮助孩子避免和应对呢?

首先,父母一定先教会自己的孩子如何去尊重别人,永远不要成为霸凌者或者霸凌者的帮凶,改变旁观者思想。很多人觉得,我只要不参与霸凌就行了,别人霸凌与我无关。但是当你袖手旁观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参与到这场霸凌当中来了,旁观者的冷漠,一样会成为伤人的武器。

第二,当孩子面对校园霸凌,要勇敢说不。第一次遭遇校园霸凌的时候,就要勇敢反抗,寻求解决办法,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受到校园霸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如果自己解决不了,那么要教育孩子求得老师和家长的帮助。学生面对校园霸凌往往会感觉无从反抗。这个时候家长和老师的帮忙是非常有必要的,他们有更丰富的社会经验,可以更好地处理校园霸凌。

第四,社会和学校要加强校园教育,可以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在学校中开展反对校园霸凌的活动,让学生们更好地认识校园霸凌存在的形式以及掌握应对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