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壮锦是壮族的特色手工织锦,色彩艳丽、风格粗犷,极有民族特色,与云锦、蜀锦、宋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全国织锦技艺大师蒙如君织壮锦现场

忻城县是广西壮锦的起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忻城壮锦曾经是广西壮锦中的精品,作为贡品进献皇宫。

据历史文献记载,忻城壮锦最早生产于宋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忻城莫氏宗谱》记载明弘治年间(1488—1505年),第三任土官莫鲁就在《官箴初训》提出“锦可学制”;嘉靖年间(1522—1566年),第十任土官莫宗诏的妻子提到“不衣绮罗,惟勤纺织”。

由于当地历代土司都非常重视发展壮锦,织锦技术越来越精湛,其规模也越来越大。据明代魏睿在《西事珥》中记载:“万历年间,有龙凤花纹图案的僮锦已成为贡品。”而龙凤花纹图案的壮锦,就产于忻城。

道光八年编的《庆远府志》(庆远府在现在的宜州市)记载:“忻城土县岁供土锦四色,长达二十端,装饰银四十六两一钱,由府解盐法转呈。”“土锦各皆有,永定、忻城精致。”

第十二任土司莫猛(字怀仁)“献图纳士”,精选了8幅“龙凤戏珠”、“狮子滚球”等花纹图案十分精美的土锦作为贡品。

至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忻城织锦达到最鼎盛时期。举人莫震在《忻城竹枝词》中这样描述了当时的情景:“十月山城灯火明,家家织锦到三更。临鸡乍唱停梭后,又听砧声杂臼声。”

诸多历史文献均可证明,当年忻城生产的壮锦是作为贡品的。目前,北京故宫博物院内陈列的一幅壮锦,其产地就是在忻城。综合各方面资料,忻城县被学术界认定为壮锦的发源地之一。

万字夹梅被面(收藏于故宫的乾隆时期壮锦)

方胜回纹被面(收藏于故宫的乾隆时期)

土司古城浪漫忻城,刚开始,壮锦的色彩非常单一,仅有黑白两种颜色。至明代,忻城的手工艺人莫曼将织锦的技术升华后,才有五颜六色的壮锦问世。《忻城县志》及乾隆九年(1744年)出版的《莫氏宗谱》(注:忻城县莫氏土司的族谱)均有关于莫曼发明彩色壮锦的记载。

莫曼生活在忻城土司莫鲁执政时期,出生在忻城县板河村委内城屯,出生及死亡年月不详。据《忻城县志》记载,在莫鲁执政期间,忻城县织锦已非常盛行。莫曼10多岁时,已经跟父母学习并掌握了织锦技术。有一天,莫曼上山捡桑叶时发现,在晨光的照射下,蜘蛛网上的露珠折射出了五彩斑斓的颜色。于是,莫曼回到家后便冥思苦想,用五彩的线为纬,原色细纱为经,最后发明了五颜六色的壮锦。

随后,莫曼设计出了狮子滚球、凤穿牡丹、双龙戏珠等图案的壮锦。她织出的彩色壮锦非常畅销,外地客商都主动登门订购。

莫鲁的妻子得知莫曼能织出彩色壮锦,便邀请她到衙门里传授技术。莫曼很大方,除了到衙门传授技术,还传给了其他乡亲们。从此,忻城的壮锦名扬四方,织锦的生产规模也迅速扩大。

忻城县的壮锦生产近代曾有过一段辉煌的历史,也曾走向没落。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为了保护少数民族优秀的民族产品,曾在忻城、宾阳、靖西三个县建立民族织锦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忻城县城关镇西宁街、东安街等,整夜都响起“叽嚓叽嚓”的织锦声。

1986年,英国牛津滋善组织多次来到忻城考察壮锦的生产情况,并拨款50多万元扶持资金,以改造壮锦厂及农村民间组织织锦点的设备。进行设备改进后,忻城壮锦厂年产量曾达到25万件。1989年,时任壮锦厂厂长的蒙如君被派遣到日本传授壮锦技术,并受到日本人民的热烈欢迎。

但是,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各行各业发展迅猛,各类纺织品层出不穷。而壮锦厂生产的被面、挂包、屏风等产品花样比较单一,且成本也非常高,其市场逐渐缩小。1994年,忻城壮锦厂被迫停产。2013年,整个忻城县仅有蒙如君等4位大师级壮锦工艺承传人仍在织壮锦。

为了传承壮锦传统工艺、保护壮族文化遗产,目前,忻城县在保持建筑原貌和布局的情况下,在大夫第旧址上打造了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打通“非遗+扶贫”“旅游+扶贫”特色产业链。

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联的支持下,忻城县依托壮锦技艺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成立了“广西金绣球居家灵活就业基地”。该基地每年至少开办一期壮锦技艺培训班,每一期招收20位贫困学员,培训为期一个月。学员学成后,由基地提供就业岗位,可以选择到基地织锦车间工作,也可以选择领取原材料回家加工,由基地统一对产品进行回收、销售,平均一年能增收1.5万元左右。

本文内容综合整理自南宁晚报、人民网、百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