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罐茶有新品了。虽然这则消息相比苹果的新品来说,实在算不得什么,但是在行业内,还是颇有一番影响。特别是小罐茶一直以来为自己塑造的,高端标准茶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之后。

6月的某天,公号后台收到一条私信,说是小罐茶的杜总想见面交流。几番沟通之后,我们在晚上8点多,位于北京东南的小罐茶总部,见到了传说中的杜国楹。

真人和网络传闻总是有不同,他对我们的问题显然非常熟悉,并且有成熟的答案。我们交流的目的也简单,在小罐茶风起云涌之后,他深感自己已经“陷进去了”。陷在传统茶的执念中,却还在寻找突破的方向。

一个晚上聊了很多。但是我想,时代不同了。仅仅作为饮料的一种,如何让中国茶发扬光大,重拾往日辉煌,并没有标准答案。

无论是茶,还是咖啡,本身都是生活方式的延展,初始是治病,靠文化传播。当它们不再是承载文化的核心表现形式之一时,就失去了最强的动力。

举个例子:如果富豪们不再玩儿高尔夫。还会有那么多人向往这项运动吗?

不管同不同意,小罐茶确实让更多的中国人知道了,中国茶也可以有标准。尽管这些标准还不统一,但是作为礼品,它们足够了。于是,小罐茶在高举高打之后,收获了来自全国人民的负口碑,认为谁买谁是交智商税。甚至行业内也对小罐茶颇有怨言,认为它不是一份子,而是敌人。

对,当10个人卖同样的龙井,却可以讲10个故事,卖10个价钱的时候。声音最大,只讲一个故事的,就是异类。杜国楹想做中国茶中的苹果,这也许就是代价之一吧。反正,从他以前的战斗经历看,也实在不缺应对海量恶意的经验。

于是,我对谈话中提到的,小罐茶的新品牌,以及小罐茶未来的新品,有了很大兴趣。中国的茶叶的确有问题,问题还非常大。谁要说自己是卖茶叶的,至少有一半人会在心里给他们贴上“不靠谱”的标签。所以,线上销售的茶叶,还占不到整个茶叶市场的10%。因为线上没法讲故事,没有故事的支撑,单独看价格,看样子,买家无从决策。

其实,所有的产品都有故事,甚至连众筹的数码产品,也得先大书特书一番创意团队如何如何艰辛,如何如何执着,然后把情绪变成溢价,感动买家,进而感动他们的钱包。如果简单地把溢价定义成智商税,那么我们每天都在交,人人都在交。

只是,茶叶的故事过于繁多,过于玄幻,以至于被公认成玄学的一部分。更容易被归类到智商税的行列。

玄学就是这样,很容易让人陷进去。到处都是似是而非的道理,乍一看什么都对,仔细一想什么都不对。中式文化中的非标,大抵都会归宗到玄学的身上。这是东方哲学更强调经验,感觉而不是客观观测的一种体现。

我跟喝茶的朋友们聊天,大家都得承认,几万块一斤的茶叶,和几十块一斤的茶叶,找形态相似的,摆出来放在桌子上,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极难分辨的。

要是把这些价位悬殊的茶,泡出来喝。大部分人都能感知到难喝与好喝的区别。比如茶叶沫子和好茶的分别。但是叫你分辨1000块一斤的茶和10000块一斤的茶,就非得专家才行。

当茶叶这种产品,把最重要的人体器官:眼睛的能力封印之后,它在线上就变得很难卖,必须要过度包装,惊艳设计才能”请君入瓮“。

新出的小罐茶C,彩色版的小罐茶,能做到这一点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背负着曾经“过度包装”历史的小罐茶C,这次的产品设计格外简单。5罐金骏眉,就这么封在纸板板里,很简单。这样的设计,确实契合了彩罐要做环保回收的口号。但是放在办公桌上,又少了能发圈的冲动。果然是鱼和熊掌不可得兼。

但我一直有个问题,三顿半咖啡的那些小罐子,回收之后的经历是什么呢?被重新融化,再做原料?还是清洁过后,再度上阵?环保之于商家,并非什么难做的事,而是成本太高。回收还不如新做。如果是旧罐清洁之后再披挂上阵,会不会又引发新的清洁剂焦虑,甚至病毒焦虑呢?

咖啡罐我不知道,串红柳羊肉串的签子,谁敢跟我说环保再利用,我100%不吃。

回到小罐茶。这次挑的金骏眉,是因为我喜欢红茶。我们自己做的大叶种红茶的味道真的很好喝。。。

79元,5罐,每罐4克,折合1975元/斤,绝对是好茶叶,它必须得好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好喝吗?

400ml的茶壶一股脑放进4克茶叶,泡完,略淡。这是传统茶的另一个问题,没有标准容器。而我并不想为了喝茶而走一套繁琐的程序,一壶泡好,想什么时候喝,就什么时候喝。

显然,即使是定位“年轻人”的彩罐,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相比之下,不会有人随便拿个缸子去冲咖啡。似乎大家对一杯咖啡的容积估计,都已经有了大概的标准。

彩罐金骏眉很香,鼻尖有一股蜂蜜的气息。它喝起来毫无涩感,即使平时不喝茶的人,也会感觉到这杯茶不错,蛮好的。但是,想要将口感量化,再将这种标准对应到价格上,几无可能。即使是咖啡,也无法做到这一点。瑞幸已经证明,所谓星巴克的拥趸,大多是假象。

彩罐的优势,是在小罐茶高端的形象上,做一次打折营销。可能不会有太多人会去计算,自己这泡茶居然是2000块一斤。79元的购买决策要容易很多。

不过,一罐喝半天,5罐的话,如果有喝茶习惯,一周也喝完了。每天的开销是15.8,成本虽然不算高,但是想要养成习惯,却也不容易。

平淡的中国茶,只有经历过岁月蹉跎才能体会其中真意。依然追风逐日的人群,还是会对效率更高,目的性更强的饮品容易成瘾。

看得出,小罐茶对彩罐寄予的希望是相当高的,它没有讲故事,更想用互联网用户熟悉的方式去宣传自己。

让年轻人喝茶,彩色的小罐茶能不能做到,不好说,有些尝试,可能只有小罐茶才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