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龙虾成了一种时尚菜肴,不论是在烧烤摊还是在高档酒店,都有它,更有专做小龙虾的店。近些年,小龙虾越来越火,好多投资者在它身上砸了重金,成了一个投资风口。小龙虾可以外卖了,可以网购了……

夏日过去,小龙虾的旺季也结束了。秋天里,特别是中秋时节,螃蟹出水,接了小龙虾的班,成为吃货的新目标。阳澄湖大闸蟹总是叫的很响,身价不菲,多被豪华包装,作为礼品出售。螃蟹产业比龙虾产业成熟多了。中国人吃大闸蟹多少年了,小龙虾只是新贵。

不过,我既不喜欢小龙虾,也不喜欢大闸蟹,喜欢的是鱼。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口味,很多是在童年定型的。小时候我没吃过什么虾和蟹,鱼吃的也不多。后来,虾也吃了一点,但只是对虾之类青白色的、小巧玲珑的。小龙虾那样红黑色的、张牙舞爪的我还是不待见,一看就没食欲。

长大后,我对虾和蟹依然没什么兴趣,对鱼却是越来越喜欢。吃得多了,嘴也刁了。现在鲤鱼吃的很少很少了,常吃的是鲈鱼。不光是因为鲈鱼好吃,还因为这种鱼刺少。

我印象中,人们一说起“海鲜”,似乎指的就是虾和蟹,还有贝呀,蛤呀,少有吃鱼。不管是在河里还是在海里,论种类,论数量,虾和蟹应该都没有鱼多。鱼是水生动物的头号代表,是“王者”,完全可以说:虾兵蟹将鱼大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联生活周刊》曾做过一期封面,说的是“川鄂苏寻鱼记”。这是引题,正题是“时过境迁话江鲜”。这期杂志我买了,就冲着这个封面报道。印象很深呀,以至于我一听到“时过境迁”这个成语,总会不由自主的在心里默默地接下去:“话江鲜”,快成条件反射了。文中所谓“江鲜”,几乎就是鱼,没什么虾和蟹。我认为,这不算以偏概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喜欢鱼的人很多,鱼也是餐饮中的大宗。但比起虾和蟹,吃鱼似乎没有那么流行,没有那么时尚,话题性不足。夏天吃小龙虾,秋天吃大闸蟹,时令感强,容易引人注目。其实鱼也有淡旺季之别,但它的旺季没虾蟹那么引人注目。我印象中,朋友聚会,很多人会去吃小龙虾。据说这货有利于社交:吃虾要剥壳,时间长于吃肉,这个过程中大家两手都被占了,顾不上玩手机,于是边吃边聊。蟹也应该是同样的道理。不过,大闸蟹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买来吃,而是送人,属于高档礼品。除了正常的礼尚往来,少不得蝇营狗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鱼肉很嫩,一熟就容易散来,完整性得不到保障。虾蟹却是一身壳子,肉都被包裹在里面,散不开,从头到尾完完整整,比鱼清爽多了。鱼的个头往往比较大,只能装在一个盘子里,你一筷我一筷,人多才能解决,一个人吃不了。虾蟹个头小,一个人往往可以吃好几个,消费者独身一人也可以买,吃几个就买几个。也许就因为这些原因,鱼不适合网购和外卖,更不适合快餐化。

不过,我并不介意,鱼好吃就可以了。想吃了,我会买着吃或是自己做着吃。大多数人喜欢虾兵蟹将,我看不上。我要吃就吃“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