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给第一次世界大战画下句号的最大功臣应该是沙俄和德国的革命者,他们以工人运动为爆发点,他们一举结束了这场残酷的战争。让人感到疑惑的是,同样是战争,为什么法国和英国却没有爆发工人革命运动?为什么德国沙俄在自己应接不暇的时候又有后院起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战中,沙俄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经常性的屡战屡败,德国和它相比,也好不到哪儿去。当时统治德国的威廉二世在军事上出现了决策失误,战线的延长更增加了停战的不确定性,底层民众早就愤懑不堪,自然要揭竿起义,沙俄的革命者也不例外。不过,德国和沙俄两地爆发革命的原因难道就如此简单吗?因为不满战争的苦难和当权者的高压统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然不是,在我看来,最主要原因是民众完全对这场看不见尽头的战争耗尽了信心和希望,想要通过反抗来改变现状。在一战爆发前期,各国人民为本国的战争准备充分,团结支持,然而随着战争的无限延长,民众的热情逐渐被磨灭,随之而来的就是对战争的厌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思这场战争的意义,更有甚者直接操起武器反抗,例如德国和沙俄,但是为什么英法却没有爆发这样的革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一点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所以形成了以奥匈帝国为首抵抗英法联军的联盟。若想要在这场战争中保全自身,无非就要在这二者中选其一投靠,才有可能顺利存活。而沙俄便选择了与更强大的英法两国结盟,这就意味着,无论输赢,它都站在了奥匈帝国的对立面。但是由于沙俄国力实在衰微,几乎每场战争都输得很惨,英法早就对它不满,即便它能跟着英法打赢这场战争,那么能从中得到的利益也是微乎其微,所以俄国的民众对这场战争就不再抱有热情,并且希望赶紧脱身。但是沙俄政府却依旧固执己见,自然而然地,革命便爆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也差不多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因为无法在战争中获得自己的既得利益,而且无论打赢哪一个都会大伤元气,无法再进行下一步的殖民和扩张,这就给那些远观战场的国家可乘之机,到头来也就竹篮打水一场空,这又何必呢?德国民众正是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战争也没有那么卖力,希望政府及时收手止损。然而威廉二世根本不在乎底层的声音,仍然一意孤行,最终将自己送向了灭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我们不难发现,最终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并不是军事指导或是国家政策,而是底层民众对战争的支持与否。所以说,沙俄和德国在一战中,输了,得不到什么利己的东西,赢了,也是惨赢,根本没必要继续这场不取得国家利益的战争。而英法两国则与他们不同,作为战争的主导者,他们赢了这场战争自然会赢得无穷的胜利果实,他们输了,也不过是重组世界秩序而已,于他们而言也无伤大雅,所以他们的民众便没有觉醒这种停战的意识,革命久更无从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