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界面新闻独家报道,滴滴连夜从太原、沈阳等城市,调来了近10万辆青桔单车进入北京,这一大动作倒是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围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桔单车大举动欲抢下一、二线城市市场?

能把10万单车在短时间内,从不同的城市调集到北京,可见滴滴真的是下了血本,表面上这只是让青桔单车在北京市场增加了供给,但事实上呢?这背后或许埋藏着滴滴的一步大棋。

青桔单车相关负责人说到:青桔单车所进入的城市,投放量一定要达到哈啰单车、美团单车两家总和的两倍。目前,青桔单车在北京、广州、武汉、南京、杭州等多个城市已经投放了近150万辆,这投放点大多集中在经济条件较好的一、二线城市,青桔单车到底想干什么?答案应该呼之欲出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享单车向来被誉为解决消费者“最后1公里”路程的绝佳方式,只有一二线城等庞大上班族,源源不断的“偶然消费者”,才能够给共享单车提供生存下去的“安全感”,青桔单车花这么大的力气,无非是想在一二线城市扎根,再通过持续高强度的投放量挤掉对手的市场份额,最终独占鳌头!但它真的能够如愿以偿吗?

三家共享单车“齐聚一堂”

市场上还排得上名号的共享单车品牌,似乎就只有美团、青桔单车、哈啰了!在汽车用户圈流传着一种神奇般的默契:那就是谁家便宜用谁的,不认品牌,不认投资方。

这只能逼着一批又一批的共享单车品牌去打价格战,但剩者为王,留下来的三家共享单车大佬,似乎有意让骑车价格回归理性,不管消费者用谁家的车,基础付费价格都在1.5元/15分钟的价格。很快消费者就发现了三者的区别,虽然基础骑行收费是一样的,但三家却共同保留了具有差异性收费的“月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此之后,消费者经常能够见到如下活动:“7天骑行只要10元”、“9块9包月”、“新用户开月卡最低5.8元”……,三家单车共享品牌,似乎又换了一种方式进行“价格较量”,只不过这次把目标从满街人群,转移到了具有持续消费意愿的消费者身上!

ofo的退押金风波还在继续、摩拜单车已经完全没了身影…… 它们也曾号召着要征服共享单车世界,然而当初的宣言有多么豪迈,如今的下场就有多么惨淡!共享单车就像是一个大营地,迎来送往各路资本家、各路消费者……,大多数品牌只是昙花一现,也许今天市场上还有美团、青桔单车、哈啰,但明天呢?谁又能说得准?所以与其挖空心思和对手过招,不如还消费者一份真情,这才是赖以生存的秘诀之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