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毓明案事发至今总算有了定论。鲍毓明被驱逐出境,并吊销其律师资格证,当事人“李星星”总算停止了卖惨,鲍毓明也不再喊冤。似乎一切都随着处理结果的公布均尘埃落定。可如此一个能够引导全国舆论的事件,还是有许多值得人们关注,并引起人们反思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鲍毓明的可恶之处

其实事件的起因无非是由于企业高管鲍毓明的不良性嗜好所致。如此一位有身份,有地位,有学历的企业高管,其内心深处却有着如此阴暗的一面,这已经足以让许多人惊讶。

高学历本身应该是道德修养足够高尚的标志,如今看来并非如此,一些龌龊的思想,并有了足够的能力去实现这些龌龊的思想时,伪君子的真容便暴露出来。正是此因才致使鲍毓明有此一劫。

由此可见,成功地约束自己行为,有效地控制自己的不良嗜好,避免那些阴暗的思想得到放大,对未来的生活影响极大,越是有身份,越是有地位的人,越应该谨言慎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星星”的可恶之处

“李星星”以及其父母均非善人,首先李家成功地利用鲍毓明的不良嗜好,通过利用非法修改年龄等手段,得到了鲍毓明的信任,又趁着假年龄即将成年之际,准备狠敲鲍毓明一笔,可惜事与愿违,让老谋深算的鲍毓明逃过此一劫。其次,“李星星”父母甘愿让自己当年未满二十岁的女儿,长年远赴他乡跟一位老男人。如果这其中李家不图鲍毓明点啥,似乎都很难说得过去。不过无论李家当初到底作何打算,都已经无法改变“李星星”的尴尬地位。“李星星”在其父母这里,只是一粒可利用的棋子,这粒棋子的幸福与否无所谓,只要能够给家里创造价值即可。而在鲍毓明的眼里,“李星星”只不过是他包养的一个玩物。而无论是事发前,还是事发时,还是事发后,“李星星”似乎并未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地位,人生活到这般田地,也算是一大悲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两者臭味相投,真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无论是“李星星”还是鲍毓明,走到这般境地,也算是两败俱伤。鲍毓明不仅丢了律师资格证,还被驱逐出境,而李家同样并未占到什么便宜,反倒让“李星星”白白浪费了几年的青春时光,而且这些时间,均浪费在了一位变态老男人身上。想想似乎应该为“李星星”感到可惜,似乎这几年的时间,便宜全被鲍毓明占了似的。可是回看鲍李两者的行为,两者又是何区别?如果不是臭味相投,两者怎么可能走到一起。

黑色地下产业链是否真实存在,仍然存疑

其实鲍毓明事件并非没有疑点。事发之时便有质疑,李家是如何跟鲍某相识,并达到了这次交易,一直是个疑问。这也正是许多人怀疑存在着如此一条不为人知的黑色产业链的原因所在。只希望此系谣言,并非真实存在,否则真是太可怕了,将来不知还有多少“李星星”因此而毁掉自己本该精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