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产领域,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卖出房产的问题:

投资自不必说——没有流通就没有价值兑现;

即使自住,也同样如此,可能二胎置换大房,可能置换学区,可能因工作调动直接卖出等等。

在前面的文章,置换必看——价值20万的卖房建议!

我们曾专门的讲过如何卖房,今天我们来说说怎么买入收益性更好的房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房产收益逻辑

房产投资,什么时候决定收益量?

是房产卖出,价值兑现之时吗?

不,在你买入房产的那一刹那就已经决定了。有点宿命论的味道。但事实就是如此。

一旦交过首付,签过合同,这套房的涨跌原则上你就已经左右不了了,只能随波逐流,听凭ZF,ZC,周边KFS在或支持,或冷落间房价起起伏伏,却束手无策。

什么叫买定离手?这就是。

不是你不想干预,你也想买入的房产大涨,是干预不了,索性放任自流。

从这个角度,只要入手了,我们就不用过于关心他,即使买错了,也不用自责,因为只能徒增烦恼,之后寻机调仓才是该考虑的。

那么,怎么在开始就买入高收益性的房产呢?

二、多维度考量

维度一:城市的选择

先说一下中小城市的投资问题。

侧重投资的房产,我们从来推荐的都是一二线城市,“只有大城市才有房地产”,有几个标准,人口千万以上,GDP万亿以上,最好是省会级以上城市,这么算,可选的大约有20个城市。

那么对于三四线中小城市呢?

只保留自住(或父母住)即可,其余全部置换到本省省会或周边符合上述条件的大城市,既保证了收益性、流通性,同时,还为孩子打下了基础。

但同时要着重注意这几个方面:

1、刚刚涨过的城市,推迟入场。按照一般规律,刚刚经历一波大涨,会有小部分回调,另外还会有一段时间的横盘期,一般2——5年不等,一旦高位买入,长时间横盘,信心、资金链都可能受影响。

2、多年不涨的城市建议,慎重考虑。尤其是在经历前面几轮大行情都没有较大涨幅的城市,这类城市基本面是有缺陷的,不会因为我们的买入而修复,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回避。

3、距离远,管理成本高。房产不同于股票等虚拟投资,房子是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的,买入后需要打理,比如看房、出租退租、维修等等,若相距太远,会非常麻烦。你常驻东北,听信某大V跑到重庆买一套房产,往返一趟的各种费用,那边几个月房租没了,很不划算。

维度二、区域的选择

1、城市在发展,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新区,投资是优选新区的。

什么样的新区最值得关注?

近郊。

也就是需要着重关注新区的位置,和主城区相邻的最好,只要城市基本面没问题,这类新区大概率是可以发展起来的,因为一方面是ZF重点打造,另外,城市的自然发展也已经到了这个区域,双重保险,一般问题不大。选择合适时机大胆入即可。

2、相关配套的建设情况

这个主要考量的是ZF的守信度。毕竟,没有发展起来的新区数量巨大,可能换届了,可能发展方向变动,可能财政不宽裕等等各种因素。

如何判断一个新区能否发展起来的重要依据,就是ZF的实际投资。新区,是用数以亿计的财政拨款堆出来的,只要实际投入了大笔资金,地铁在建了,学校在建了,医院商场也动工了,路也修好了,那么大概率是没问题的。

有人说,现在有的新区价格已经很高了,吃力或压根买不动,怎么办?

换区域。或者本城市的其他潜力区域,或者换城市,投资角度来说,能力范围内,价值最大,最合适的城市和楼盘吗?就是这样。

维度三、总价约束

在一定时期内,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房价天花板。如一线城市,可能1000万是个槛,一旦过了这条线,带看数、成交量锐减。而三四线城市,可能是200万,主流需求在200以内,超过则也会迅速减少。

所以,投资最好选择本城市的中端甚至略偏低端楼盘,这个层面是主流需求,需求量大,那么流通性、涨幅自然都会有保障。

维度四、房屋属性的选择

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曾多次阐述,首先,只要普通商品房。公寓、商铺、写字楼、别墅,都尽量回避,不再赘述。

在投资中,朝向、户型、楼层等房屋本身问题,并不致命,只要别选最差的(楼层底层或顶层,朝北等),有争议性的(2楼,13楼,18楼等),一般问题不大,这些问题可能有人不在意,但只要有人在意,就会影响流通性,索性最开始就直接避免。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就不会出系统性问题,再选择合适时机,即可卖出离场。

卖出时机,也非常关键,这直接影响售价。时机是非常微妙的,要具体判断出最好机会,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经验,作为初级投资者,若我们无法自信能够选出这样的时间点,那么,就直接选传统旺季——年初3、4月份挂牌即可。

房产是动辄数百万的大笔资金流动,如何高效的运用,值得我们不断学习,而我们今天的不断学习,也一定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变现出数目庞大的现金量,帮助我们实现理想,改变家族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