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供应商作为政府采购活动最主要的参与主体,供应商的参与行为直接影响着采购的质量和采购效率。本文通过对2020年8月份全国政府采购供应商的失信记录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和分析,助力政府采购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01、供应商失信记录呈下降趋势

2020年8月全国政府采购主体失信记录共计700多条,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1.62%。其中供应商失信记录占比达到43.78%,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9.71%。从近三年8月份的失信记录来看,供应商失信记录呈稳定下降趋势。

随着政府采购信用体系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监管部门加强对政府采购违法失信行为的曝光和惩戒,对潜在失信主体起到明显的惩戒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行政处罚占比最大,为37.85%

从处罚方式来看,2020年8月全国政府采购对失信供应商的处罚方式有行政处罚、黑名单、违规处理等。

数据显示,行政处罚是主要的处罚类型,所占比重达到37.85%。其次是投诉处理占比为17.98%;黑名单占比达到15.14%,不良行为记录占比为11.04%。违规处理记录有7.57%。

与去年同期相比,行政处罚和列入黑名单记录占比均有所扩大。可见,政府采购对于失信主体的处罚力度在加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37.7%的处罚记录集中在安徽省

从处罚地区分布来看,2020年8月各地区政府采购失信数据中安徽省对失信供应商的处罚数量最为突出,占总记录数量的37.70%;

一方面可看出安徽省政府采购市场失信现象较为严重,同时也反映出监管部门加大对安徽省政府采购市场活动的惩戒力度。

其次,四川和山东省政府采购对失信供应商的惩戒力度亦相对较大,记录数量占比均在8.4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建筑行业失信企业占比19.92%

从失信供应商所属行业来看,2020年8月全国政府采购失信供应商有19.92%集中在建筑行业,该占比远高于其他行业;

其次是医疗设备行业,失信供应商数量占比为7.97%;广告宣传服务失信供应商数量所占比重为6.77%。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5、私营企业占比达到92%

从企业性质来看,2020年8月份全国政府采购失信主体中私营企业比重达到91.91%;个体工商户失信记录占比为2.94%;国有企业失信记录所占比重为2.21%。

私营企业占据绝大多数,一方面在于私营企业是政府采购活动最为广泛的参与群体;同时在一定层面上也反映出国企在参与政府采购活动中更为注重自身品牌形象的树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诚实信用是维护政府采购市场正常秩序的必要条件, 也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但随着供应商失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复杂化,威胁着政府采购市场的良性发展。而营造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政府采购市场环境仍任重而道远。

来源:政府采购大数据网

注:具体数据源包括:中国政府采购网;信用中国;各省(市)政府采购网;各省(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各级政府机构、政府各职能部门等。保证了记录的客观和独立性。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任何权威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