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丁修明入展十二届国展的对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释文:池亭戏墨,竹馆听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丁修明的这副对联写在八尺纸上,每个字在纵向上占二尺的高度,属于榜书大字。苏轼说:“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大字因其大,容易导致布白空疏。所以,擅长写大字的书法家都学过颜真卿书法。丁修明的此作点画厚重灵动,从颜体汲取了许多营养,尤其是落款一望而知是颜体行书。

在历史上,因造纸技术的限制,可以说明清以前的传统书法墨迹几乎没有大字。大字不同于小字,大字首重气势,要厚重,要压得住纸。在当代,已故书法家沙孟海的榜书无出其右。许多不擅长榜书的书法家题的匾额往往小字的放大,气势不足是其缺陷,但这点只有善鉴者知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厚重和灵动是一对矛盾,写大字要做到厚重不易,要做到灵动更不易。许多人在写大字时,为了避免点画单薄,一味地按笔、拖笔,不见用锋之妙。丁修明的此作厚重灵动兼而顾之,用笔变化历历在目,入展国展盖有由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辑

浙江丁修明入展十二届国展的草书对联《自撰池亭竹馆联》创作手记:

己亥孟夏,时在午后,暇间之余,揽字闻风,微信之时得悉十二届国展之征,乍看大喜,随后忧虑;喜则有缘结识众多好墨投缘之客;忧则顾于创作不易入展之难。此次创作内容我以自作短联应征,取兰亭鹅池王维竹里馆诗意入联,作“池亭戏墨,竹馆听琴”以求书法创作闲适之意;用纸则以八尺蜡染对开,执兼毫大笔浓墨蘸水即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