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受到国际局势和疫情的双重影响,这一年也被称为是史上最难留学年。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教授的一篇文章《疫情过后,留学的黄金时代也要结束了》,曾刷爆留学圈。大家对于这个观点似乎也是普遍认可,不过就像何帆教授所说:“留学正在发生变化,但越是在全球化退步的时期,越是需要逆行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机构QS 最近发布了一则有关留学生的白皮书——《新冠疫情如何影响全球留学生》。

调查显示,当被问到新冠状病毒是如何改变自己的留学计划的,只有7%的受访者确定取消留学计划。虽然受到疫情的短暂影响,长远来看,留学的吸引力依旧强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BBC的一项调研结果也显示,只有1%的中国留学生决定因疫情放弃出国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留学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为什么出国求学的人只增不减?其实原因无外乎以下两点。

1、国内升学竞争激烈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人选择留学?本质上是因为国内的竞争更激烈!

就像很多低龄留学生,早早地被送出国,你以为他们是想留学吗?都是被逼无奈,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接受到最好的教育,但是教育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导致一些家长不得不把孩子送去国外留学才行。

就拿中考来说,通过中考能考上高中的只有一半人,这么多年几乎没有什么改变。而且中考没有复读,没考好就只能选择普高、职业高中,甚至提前步入社会自谋生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能考上高中的,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想进入985/211的,基本上都是重点高中的学生,大多数来自普通高中的考生,也只能填补到更广大的普通院校。

很多中产家庭,看到自己孩子成绩不好,大概率考不上好大学,就多花点钱去国外留学,至少回国以后,门槛比国内好一点,竞争力强一些。

即便是那些在高考中胜出,进入名校的学生还是不敢放松。中国这几年考研,考公的人数越来越多,本科生就业越来越难。很多名校毕业的本科生选择去留学,一来可以避开考研激烈的竞争,二来进入世界TOP30甚至是TOP10名校,回国就业直接是降维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留学的附加值依然很大

尽管大家普遍认为留学的红利正在慢慢消失,但留学的附加值依然很大。

首先,相等能力差不多的人,你留过学,肯定比没有留过学的人有优势,至少你的外语是优势,而且留学带来的开阔视野,都是附加值,不管是在今后求职还是晋升的道路上,都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留学的附加值是一些实实在在看得见的东西,比如:

可以在一线城市快速落地生根

我认识的一个朋友,北京某名校本科毕业,毕业后也留在了北京一家不错的企业,工作稳定收入颇高,但是想要彻底落户北京还是挺难的。后来他就辞职去了英国读研,一年后回来还是进了原单位,但是落户的问题就解决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节约时间成本

很多实用主义者,出国留学并不是为了“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一看”,单纯就是因为学制短,时间成本低。英国研究生是一年制,而中国研究生是三年制,出国读研这个时间成本真的小好多。等你毕业后进入职场,可能和你一起找工作的是国内读研大你好几届的学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学术研究扶持

如果你想到大学、中科院或者一些研究机构做学术工作,你大致可以得到以下优惠:

1、在职称上,很多人的职称都比在国外时高了一个或者几个档次。很多人在国外是助理教授,一回国就在名牌大学做正教授或者副教授。很多人的科研启动资金在1、 2百万以上;评职称时,海归不受工作年限的限制而可以申报。

2、其他补贴:中科院有百人计划,科研经费大概是两百万,还有几十万的住房补贴等。一些大学不仅提供几万至几十万元的安家费,也提供房屋补贴等。很多大学自己建房,譬如说清华大学,可以提供住房;

3、很多大学或者研究所对回国人员家属的工作也做出安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大概就是为什么当大家都在谈论留学的黄金时代结束的时候,出国留学的人数并没有因此减少的原因吧。

就像是大家都在说中国大学生有点烂大街了,马云还鼓励大学生去送外卖,很多公司招保安都要本科学历。你会问:大学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为什么我们仍然要读大学这个问题吗?

当然不会!因为读过大学的都不好混,你没读过大学,更不好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