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开学已经快一个月了,学生们欢天喜地地回到了他们的校园,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纯真而快乐的笑。

然而,我丝毫也笑不出来——他们哪里知道,同一个校园的他们早被人为地,生生地划为三六九等。

早就定额的重点班

我的小孩,今年上初中,上幼儿园和小学,都是就近上的学,没有托过人,更没有想过找关系给分个好点的班。

孩子也很争气,每一次考试,都是班里的前几名。

临近六年级学期要结束时,偶尔有朋友问我:孩子的班找好了没有。

我先是一愣,不知所措,接着诧异:分班学校没有规则,而是要找人(关系)的吗?

朋友:你是真傻还是装傻?你不找人哪分得到重点班

我沉默了,一直以为,随便在哪个学校,哪个班级,只有认真学,才会有好成绩,哪知道还有什么重点班、普通班?就算是有重点班也该是凭成绩择优才是,为什么还要托关系 ?

涉及到托人,那么花费是必不可少的,于是关系硬的,钱多的家庭便有选择的空间,原先笔直的起跑线就这样被人为地扳弯。

我也曾动过一丝托关系的念头,确切地说,关系也找到了,感谢这位班主任免为其难地同意了,但又说:我的班名额早就安排掉了,你家小孩的事情要经过校长同意,怕要花……

弦外之音已经很清晰,无非那个字“钱”。回到现实,我犹豫了,几K对于我们农村人可不算什么小费用,够咱老娘一年生活费,抵得上我的几个月房租,我要卖好几W东西才能赚回来……

我的犹豫不只是Q的问题,这不是在助长我一直反对并嗤之以鼻的歪风邪气吗?

最终我放弃了这个“机会”,让学校自由安排班级,也不出所料地,进了学校最后一个班。

不解的是,和我小孩一个学校毕业,这次小升初成绩还不如女儿的某家小孩(平时成绩也不如),却轻松进入那个重点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位说得很现实,能进重点班还不全在家庭的硬实力,也有软实力的成分,我认识一个人他的岳父是县里有名的行业老大,不差钱的主,虽然他不算富,有了这个岳父,事情就好办多了,他的女儿原在乡镇读书,去年凭借其岳父的关系,轻松转到县城重点小学,今天又凭借其岳父的关系,轻松进入重点中学的重点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点班还有存在的意义吗?

重点班源于何时涌叔无从查证,设立重点班的最初意图或许是为了优中选优,尖上拔尖,挑出更优秀的学生,重点培养,以提升“成才率”。无论这个出发点有多么高尚,结果却是人为地拉大了学生之间的差距。

把孩子们分成三六九等不说,重点班的存在,或许是给腐败以生长的土壤。

可以相信,甚至坚信,重点班学生的选拔,起初一定是按规则办的,一切成绩说话。但重点班毕竟是高人一等的,名额有限,想把孩子搞进重点班的家长大有人在,毕竟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人之常情,进了重点班就意味着更多的可能,不至于掉队。为了这个目的,就会有人动用一切资源往里挤。既然有这么多人心甘情愿地“付出”,做个人情还能赚点外快,何乐而不为?有人视之为生财之道,于是乎进重点班不只是努力、成绩好就可以了,而拼背景、拼关系、拼经济。

别在追逐无所谓重点班,育人才是王道

很多家长都在感叹,现在老师变“坏”了。不排除教师队伍有个别害群之马,然而我们作为家长的一点责任没有吗?动不动请老师吃饭,动不动送个礼,是纯粹的感恩吗?无非是想老师多照顾下自己的孩子而已。教书育人本是老师的职责,老师的付出,国家已经给了他们报酬。正如之前说的,有人想例外,那么你为这个例外就要有所付出,A学生家长的例外付出,A学生得到了照顾,甚至成绩飞进,必然招来B学生、C学生……学生家长的效仿。

可见“坏”老师原来是我们培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