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这是西汉大儒贾谊在《过秦论》中的名言,讲的是秦国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取代周王朝天下共主的地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是因为秦国有着崤山与函谷关这样险峻的地势,让其余六国难以攻入。

尤其是函谷关,作为秦国的重要门户,在秦国数次面临生死存亡危机时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战国中期,随着秦国的日渐强盛,其余六国都对秦国有了极其强大的忌惮戒备心理,曾经多次联合攻打秦国,但是却由于函谷关的存在,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兵力物力,并且成果极其寥寥,完全没有阻碍到秦国的发展,反而损耗了其余国家大量的国力。

函谷关由此奠定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威名,成为名副其实的战国第一雄关,可以说秦国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起来,有函谷关作为屏障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函谷关一开始并不是属于秦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国初期最为强大的诸侯国是魏国,地盘最大,人口最大,魏文侯更是战国时期第一位公认的霸主。而此时的秦国国力最为贫瘠,远处西北荒凉之地,与胡人相邻,国力最弱。

其余六位国君都看不上这个小国,春秋时候的四大会盟里,都没人邀请秦国,大家都不带这个小弟玩,觉得他不会有出息。

当时的魏国国力强盛,具有崤函、河西之地,要去攻打仅仅只有关中平原的秦国,可谓是轻而易举,秦国完全无险可守,并且国力也远远难及,只要它吞并秦国并且好好经营,再慢慢往东蚕食,可能统一天下的就是魏而不是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魏国没有这么干,因为它看不上西边偏远地区的秦国,而是不停往东边扩张,前期确实得到了很多土地,但后来却在马陵之战中一败涂地,魏国由盛转衰,国力大幅减退,失去了霸主地位。

秦国在马陵之战后的第二年,趁着魏国刚刚大败,无法组织起强有力防御的良机,联合赵国、齐国攻打魏国,尽数夺取了河西之地,崤函之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此函谷关庇护秦国数百年,数千秦卒藏于函谷关便可以让数万大军不得入秦,而秦国依此雄关,渐渐蚕食魏国领土,国力迅速崛起。

魏国之所以在前343年的马陵之战中失败,很重要的原因便是由于庞涓与孙膑两人之间的恩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庞涓与孙膑两人都在鬼谷子门下学艺,庞涓下山得比较早,来到了魏国当大将,而孙膑则在庞涓下山以后仍然继续深造了一段时间,所以下山得比较晚。

等孙膑下山的时候,庞涓便给他写信说师兄早就找到了工作,如今混得也还算有模有样,师弟要不要一起过来帮忙,想必也能为师弟省去很多麻烦。

孙膑接到信以后不假思索地就去了魏国投奔这个师兄,但到了魏国以后却没见到庞涓,而是被庞涓的手下给抓了起来施加酷刑,连膝盖骨都给挖掉了,又在脸上刻了字,还将其给监禁起来,不给其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原来庞涓早就妒忌孙膑的才能,怕他进入魏国为将会夺去自己的权势,又怕他进入别国为将会打败自己,因此就设计陷害,让孙膑成为残废,以此来让孙膑无法掌握军权。

孙膑在被挖掉膝盖骨以后,立马就知道了庞涓的计策与用心,知道自己处于危急之中,于是通过装疯卖傻来麻痹看守自己的人员,成功找到机会逃出魏国到达齐国,通过自己的才学折服了齐王。

齐王本想让他担任掌握军权的将军,但孙膑表示自己是受过刑罚肢体残缺的人,不能为将,于是担任了齐国军师,发誓要报庞涓残害之仇,庞涓得知孙膑逃了出去以后也是忧心忡忡,誓要斩草除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报仇,孙膑苦研兵法,又搜寻魏国军队的缺陷,等待着打败庞涓的机会,为自己彻底洗刷屈辱,这个机会最终于前343年到来。

为了增强国力,魏国于前343年发兵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求援,齐国在孙膑的建议下玩了一招“围魏救韩”,齐军直奔魏国。魏国大军得知消息后迅速回援,大将庞涓更是怒气冲冲,誓要灭掉这个让自己三番两次就头疼不已的孙膑,一路狂追。

孙膑对庞涓极其了解,知道他一方面极为仇视自己,同时也知道他非常傲慢自大,于是就制造了让他可以快速追过来的假象,在行军时下令减灶。庞涓眼见齐军不与自己交战,又见齐军灶不停减少,判定齐军由于畏惧已经大量逃亡,于是抛弃辎重,自己率领轻骑追击,在马陵中埋伏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陵之战既是魏国与齐国的交锋,也是庞涓与孙膑的交锋,魏国当年名满天下的精锐特种部队“魏武卒”全军覆没,失去军事根基,庞涓则彻底输给了自己的这个师弟孙膑,但最大的得利者却是秦国。

趁着魏国虚弱的机会,秦国趁虚而入得到了崤函之固,魏国再也无力压制它的东出,最终让秦国一点点发展壮大,直到嬴政即位,于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扫灭六国,彻底统一天下。

参考资料:《史记》、《舍不得读完的中国史》